台湾要闻

台制止校园霸凌 应发挥社会力量监督

【大纪元2011年0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江禹婵台湾台北报导) 教育部在开学时,大动员宣示反霸凌动作,只是穿粉色 T恤、贴反霸贴纸,真的有效?专家表示,“成效是有,只是有限”,如果要达到有效止霸,专业辅导人力配制虽重要,但却不是主要问题,而是必须要发挥社会支持力量来监督霸凌者。

虽然这些活动成效固然引人疑窦,但仍需支持这股效应;因为也能有某种程度的抵制作用;不过要达到真正有效,其实最好寻回30年前,那种邻里村落等社会支持力量出来,方可奏效。

众怒难犯 最佳制衡作用

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亚太区执行长杨益风举例,在早期社会如果一个恶霸流氓敢在乡里作恶嚣张,全部的里民、婆婆妈妈全都会站出来指责,施暴者将承受千夫所指的巨大压力,也就不敢过于造次,要有这样的力量出来制衡,才能达到效用。

为何反霸凌要穿粉红T恤?其实源自加拿大的一位高中生,他为了声援一位因穿着粉红色衣服而遭霸凌的同学,到量贩店买了50件粉红T恤,穿到学校来声援受凌者,让霸凌者知难而退。

利用群体大众支持被霸凌的人,来让霸凌者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此举更有吓阻作用的意涵。因为要让霸凌者知道“众怒难犯”,在某重程度上颇具成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知道做这些活动的意义何在,那么就可能沦为1年发起1天的运动,或是沦为节庆形式,而失去背后的含义;先前有媒体访问学生,有学生直呼“唉呦!男生穿粉红色恶心死了!”,倘若建立在不理解的前提下,成效自然不彰。

辅导团进驻 各司其职

其实很多家长对学校有种非理性,却有其道理的期待。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时,当然希望学校可以马上处理,但是忽略辅导是需要时间慢慢来改变、解决问题。

杨益风建议,应让第三团体介入辅导,取代学校原来正常的力量;一般学校老师的义务就是上课,传授知识,如果班上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在闹,老师就必须把课搁下先处理状况,这会让老师疲于忙碌,处理班级秩序。

让额外群体介入后,可以让老师好好教书,再把问题学生交给专业辅导老师处理,就可以真正各司其职,又能对症下药。

慈济大学社工系助理教授黄韵如表示,霸凌不是只有通报、报案问题,重要的是要从根本探讨,加害者与受害者可能从小生于暴力环境当中,这部分就需要从校园走到社区里去了解,端赖社工的辅导技巧来协助孩子面临到的问题。

根据犯罪研究显示,百分之6的少年大约概括了百分之51.9的罪,所以掌握住这少数的高危险群,便可大幅减少校园霸凌机会。

加上家庭暴力与性侵害的加害者及受害者,都是未来校园霸凌的潜在族群,校园是否有合适的辅导专业协助这些孩子则令人质疑;黄韵如说,尤其社会工作者都只在校园外,直到事情很严重时才能介入处理,通常缓不济急,这就是为何社会工作者要进到校园的一个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