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示威浪潮加剧 抗议不断

标签: , ,

【大纪元2011年02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万平编译)阿拉伯世界民主浪潮愈演愈烈,甚至烧进中国,继突尼斯、埃及政局一夕变天后,中东多个国家近日接连发生民众抗暴,要求民主。掌权者为恐政权不保,多国出动军队镇压要求民主的人民,其中尤以巴林的暗夜突袭和利比亚的狙击手和外籍佣,最令国际哗然。

《BBC》报导,利比亚虽强硬镇压,但未经证实的消息说,示威者已经在星期天(2月20日)控制了班加西市。消息说,一个军营如果不是落入了抗议者手中,则是转而支持抗议行动。另外,示威也蔓延到首都的黎波里。目击者说,当局用荷枪实弹和催泪瓦斯回应,枪声响遍首都。

阿拉伯世界人口年轻化,数以百万计青年进入社会即面临失业,加上长期政治、经济停滞,加深了年轻人的不满。

伊朗多个反对派网站指,反政府示威周日在首都德黑兰举行,期间警方在一个广场施放催泪气体驱散示威者。

突尼西亚首都突尼斯周日再次出现大示威,约4万名示威者在总理官邸前高喊“离开”和“不要阿里的朋友”执政,一些则要求加薪。

也门

也门首都萨那(Sanaa)街上的抗议活动已持续10天,镇暴警察19日向千余名抗议者开火,造成1死5伤。同几天前一样,从萨那大学出发游行的民众,遭到50名带着棍棒和刀子的警察和支持政府者围堵,双方互掷石头混战。

警察一度对空鸣枪以驱散群众。据悉,有一名男子不幸中枪丧生,使也门抗议活动的死者增加到7人,另有五人受伤。

萨利赫总统宣称,也门面对外国策动的阴谋,煽动暴乱者企图破坏国家安定夺取政权,使国家前途受到威胁。

萨利赫自从1978年以来一直执政,比埃及被赶下台的穆巴拉克在任的时间还要长。他最近宣布了在2013年下台的计划,并承诺其子不会继位,还同意恢复同反对派的谈判。

也门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在此次抗议风潮之前,长期受内战所困扰,如南部的分离主义、北部的反政府组织和盖达组织。

阿尔及利亚

受到其他阿拉伯国家人民起义的鼓舞,500多名阿尔及利亚民众19日无视当局的禁令,试图在首都阿尔及尔发动游行,但是遭到全副武装的镇暴警察包围。

《路透社》报导,一群民众高喊“阿尔及利亚─自由与民主!”,试图前往阿尔及尔市中心的“5月1日广场(May 1 Square)”示威抗议,却在2条街之外就被挥舞警棍的警察驱散。据说,有一名反对派领袖被警察打伤。

这场抗议活动是由人权团体、部分工会会员与小型反对政党策划,阿尔及利亚的主要反对势力没有参与。反对派扬言,将在每个星期六发动集会游行,直到落实民主改革。

另外,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奥兰也有小规模集会游行,但没有发生严重暴力事件。

阿尔及利亚是石油与天然气的重要出口国,如果局势动荡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今年1月,因物价上涨等问题,阿尔及利亚数省居民区发生示威抗议。该国自1992年2月9日实施紧急状态法以来,一直延续到现在。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伊斯兰什叶派人士19日表示,一批什叶派穆斯林17日在沙国东部产油的“东部省”发起小规模示威。东部省邻近巴林,沙特有20%的什叶派人口。

据什叶派网站Rasid.com说,示威者聚集在阿瓦米亚镇的中心,要求释放未经审判就被下狱的其他什叶派教友,但他们都保持沉默且未高举任何标语牌。

沙特官员18日宣布,国王阿布都拉于海外就医三个月后,本周将返国。87岁的阿布都拉去年11月22日搭机前往纽约接受背部手术,后到摩洛哥休养3周。

在沙特王室中地位崇高的塔拉尔亲王18日接受《BBC》访问时,语出惊人地表示,沙特必须快速从事改革,否则“任何事都可能发生”。

政情分析家表示,沙特也面临年轻人失业比例高与许多人无房可住的挑战。

沙特在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中产油量居冠,而境内什叶派多半聚居石油财富所在的东部省。

约旦

约旦民众在首都安曼(Amman)的反政府示威18日进入第七天,示威民众和支持政府的民众引发冲突,所幸警方介入,将双方分开,但已经造成最少8人受伤。这是自上月14日起的周五示威游行,第一次发生暴力行为。

约旦讯息事务大臣塔希尔·奥德万18日针对此事发表讲话说,袭击和平示威者的行为侵犯了人民的言论自由和集会游行的权利,政府将对袭击者及幕后主使者的身份进行调查。

约旦民众受到埃及和突尼斯(突尼西亚)人民起义的激励,他们示威的主要诉求是,要求开放更多自由,以及降低粮食价格。在2千多名示威者中,大多是伊斯兰基本教义派的支持者,他们反对约旦政府走向市场经济的温和政策。

近年来,约旦物价持续上涨,约旦约25%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以下,失业率达14%。

摩洛哥

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至少2千名抗议者举行示威,要求国王穆罕默德六世放弃部分权力,并打击贪污,高喊“人民要改变”。

摩洛哥多个城市都有示威,在首都拉巴特,警方容许示威者接近国会大楼。群众高叫口号,要求修改宪法,限制国王权力。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及马拉喀什(Marrakech),都有类似集会。穿着制服警察与示威群众保持距离,但有许多便衣警察拿着笔记本混在人群中。

这次集会是一个自称“2月20日改革运动”地组织发起的。这个运动在face book上有1.9万追随者。

分析家表示,摩洛哥拥有一位备受尊重的改革派君主,且经济不断成长,是在这波群众抗争浪潮中,最不可能被压垮的阿拉伯国家之一。

蔓延中东的“阿拉伯之春”抗暴运动,令人联想起1989年东欧政权的崩溃瓦解。勇敢的年轻人群起反抗独裁统治,令措手不及的独裁者一夕变天。

相关新闻
中东抗争怒火 延烧伊拉克
巴林示威扩大 F1大奖赛难料
暗夜突袭 巴林镇暴警察射杀示威群众
埃及百万人胜利大游行 巴林等地镇压遭谴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