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的中世纪小镇 契斯基库伦洛夫

文 摄影 / 意文

人气 4855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3月19日讯】来到捷克,布拉格的美景的完美魅力,迷住了大部分游客,几乎把布拉格当成了整个捷克。其实,捷克有许多可看性极高的中世纪小镇,各自展现截然不同的面貌。捷克人心目中最美的小镇,于位南波希米亚的另一个小城库伦洛夫(Cesky Krumlov)(简称CK) 它以超过三百座历史建筑物而闻名,让游人惊喜。

打从1992年受封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人类遗迹城市开始,他无与伦比的美丽就再也不是秘密,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全球旅游新地点,成为造访捷克的必游之处。


世人所钟情的绝美小镇。

CK小镇自13世纪几百年来历经五大家族统治历史(附注),家族建城,因为地处偏南,又被伏塔瓦河环绕,形成天然障蔽,所以未经任何战火肆虐,五个多世纪以来平安发展。在19世纪后,几乎没有新建筑物,今天的库伦洛夫,与两个世纪前没有什么两样。这是他在1992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

C.K.的灵魂──伏尔他瓦河(Vltava)

契斯基库伦洛夫 (Český Krumlov )之名,原意为“弯曲的河边草地”(Crooked Meadowland),非常简洁且逼真地描述了这个小镇的环境特色。双S型曲折蜿蜒的伏尔塔瓦河就是C.K.的灵魂。河道将小镇圈成了两个区域,像太极图案的小城镇,东北边山丘以古堡为主的“城堡区”,西南边为被河水包围以市政广场(Namesti Svornosti)为中心的的“旧城区”。


伏尔塔瓦河是C.K.的灵魂 。C.K.若少了他,C.K.将不再是世人所钟情的绝美小镇。


伏尔塔瓦河的水位不深、水流也不湍急,还有几处砂石淤积,可能是危险性不高,于是成为泛舟乐园。


一个像太极图案的小城镇,拥有恬静与祥和气氛。(捷克观光局网站)

◎河右岸的旧城区

古镇参观路线的入口处,第一眼就是一座兴建于15世纪的“石柱空中桥廊”(High Bridge),中世纪时一座木质吊桥连接两端,1686年改建为石桥,三层楼的廊桥建于巨大的石柱上支撑,之后三次加高,变成现在也称为“斗篷桥”(Mantelbrücke)。


建于15世纪的“石柱空中桥廊”(High Bridge),中世纪时一座木质吊桥连接两端,1686年改建为石桥,三层楼的廊桥建于巨大的石柱上支撑,之后三次加高,变成现在也称为“斗篷桥”(Mantelbrücke)。

1741年,该桥为法国军队拆毁,七年后重建,桥廊全长约1公里,桥廊建筑上层是桥、下层则是屋廊,中央拱形的结构可让垂直的道路通过。桥的底层是连接上城堡和第五城堡庭院的通道,第二层可通往古堡剧院,最上层则与画廊和公园相通。两旁饰有许多圣徒雕像,从这登高远眺可以俯瞰不同角度库伦洛夫的美景,是别具一格的古堡景观。


桥廊建筑上层是桥、下层则是屋廊,中央拱形的结构可提供垂直的道路通过,3层结构的桥廊全长约1公里。

走出桥廊的第一层,是一座横跨伏尔塔瓦河的大桥,伏尔他瓦河河在此将山城与外界阻隔开来。穿过这儿后即通往旧城广场,到此处除单车外,其它车辆都不得进入,所有居民与观光客全数要徒步进入游览整座小镇。

市政广场(Namesti Svornosti)

河右岸的旧城区恰好被包围在曲流内,所以又称为“内城”(Inner Town)。旧城区为平民的生活场所,保存了传统波希米亚的建筑风格。大多数旧城区及城堡区的建筑物皆完成于14-17世纪,建筑风格多为哥德式、文艺复兴式及巴洛克式。

旧城区以市政广场(Namesti Svornosti)为中心,13世纪就已规划存在,小小的广场周围围绕着中世纪建筑,木屋改建成石造房屋,没有繁复的装饰雕刻,建筑形式及建筑外观墙面是温暖色调各种彩绘,流露出浓厚的、浪漫的波西米亚风格。


旧城区以市政广场为中心,从13世纪就已经规划存在。


旧城区以市政广场为中心,从13世纪就已经规划存在,小小的广场周围围绕着文艺复兴味道的建筑,不需要繁复的装饰雕刻,墙面上温暖色调的各种彩绘便流露出一股浓厚的、浪漫的波西米亚风格。

广场上竖立着建于1716年的黑死病纪念柱(Plague Column),四周则环绕着色泽柔和的传统建筑。


广场上竖立着建于 1716 年的黑死病纪念柱。

位于广场的东北边,中世纪哥德式风格白色的3层楼建筑物是市政厅,墙壁上几个家徽纪录着历史。由于保存完好,游客看到的景色和300甚至500年前如出一辙。


市政厅墙上有着家徽纪录着历史,左: 爱根堡家族的家徽(城徽) ,右:黑山家族的家徽 中:波希米亚哈布斯堡的徽章,下:罗森堡家族的家徽。

小镇上的道路呈放射状的石板路。古道两旁小屋刷成粉色系,这里的屋子没有长的一样的,店家布置古意趣味盎然,处处都是令人驻足的美丽街景,漫步在石板路上,好似穿越时光隧道进入了18世纪的欧洲。


走在城里的石板路上,就像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18世纪的欧洲,给人十足的怀古幽思。

地标之一:圣维塔教堂(Church of St.Vitus)

旧城区东南角建于1407年的圣维塔教堂(Kostel sv. Vita),是捷克非常重要的歌德式建筑代表作。也是ck 小镇中最典型的哥德式建筑。


圣维塔教堂。

这座教堂是贵族们的信仰中心,教堂在兴建之初只有圣坛部分,到了1439年后才陆续增建教堂的主体,内部的石柱、圣坛及精致的圆顶、从15世纪开始就耗资为它添加许多精致的壁画,都很值得一看。16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家族,威廉罗森堡与妻子之墓就在教堂中。


横跨拉特兰街的史普乔瓦西桥廊(Spojovaci Chodba)。“凯旋拱门”的上方绘有威廉姆( Vilém z Rožmberk)和他第三任妻子安娜‧玛丽兰‧巴登斯卡(Anna Marie Bádenská) 的族徽。

建筑外观与祭坛装饰,因多次请外国建筑师改建之因,揉合了哥德式及巴洛克式风格。教堂的外观气势雄伟,哥德式尖塔高耸入云,和对岸城堡区的圆形“城堡高塔”遥遥相望,同为契斯基库伦洛夫最上镜头的二座地标!


教堂的外观气势雄伟,哥德式尖塔高耸入云,和对岸城堡区的圆形高塔遥遥相望,同为契斯基库伦隆市区最上镜头的地标!

著名的五星级饭店─蔷薇饭店(Hotel Ruze)

是由修道院改建的旅馆,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最初1586年由威廉罗森堡罗森堡(Rosenberg)下令兴建,以作为耶稣会教士们的宿舍,是捷克最古老的耶稣会宿舍的建筑,公元1889年改建为旅馆,由于有许多罗森堡家族(Rosenberg)的5瓣蔷薇家徽,所以又被称为“蔷薇饭店”。墙上格子状的纹饰色彩鲜明,以及顶端对称的山型墙,都维持得很好。


由修道院改建的五星级饭店─蔷薇饭店,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

里面的陈设古色古香,工作人员一律穿着传统服饰服务,更让人有穿梭时空回到从前,进入中古世纪的感觉。

艺文场所和活动

克鲁姆洛夫(Cesky Krumlov)不仅以它的超过三百座历史建筑物而闻名,它同时还是文化、会议与旅游中心。每年6月在这里举办的“五瓣玫瑰节”(Five-Petalled Rose Festival)是波希米亚地区最富盛名的沿袭自中世纪的庆典活动。每年7月中旬起长达6个星期的捷克克鲁姆洛夫国际音乐节,更把人们带入了古典音乐的荣光之中。

有灵魂的商店橱窗

喜欢闲逛购物的人,可别错过广场外围的小巷弄,其间有数不清各式各样的商店,每家店面布置的橱窗,多样有趣,很有特色,有灵魂。琳琅满目的波西米亚水晶、彩色铅笔及菠丹妮(Botanicus)精油香皂(价格为台湾的1/6)、波西米亚式的手工装饰品、木造玩具、晶莹剔透的波希米亚水晶制品、难辨真伪的骨董和琥珀宝石,旅行捷克必买的特色纪念品到这里差不多可以一次买齐。

商业包装及观光人潮,并没有淹没古镇的特色,恣意穿梭在中古世纪与现代商品之间,依旧舒畅愉快。因为这儿的捷克人不会热情招揽客人鼓励消费,他们只是顺应自然,与世无争,丝毫没有任何商业意图。

捷克传统美食Trdelnik

-路通往城堡的路上,有家排着长长人龙的店,原来这家店所卖的就是捷克传统的“Trdelnik”。什么是“Trdelnik”?外形像一截水管、富有嚼劲的传统斯洛伐克甜点蛋糕。作法是将搓揉过面团,缠在手臂粗的棍子烘烤,最后在表面上洒上甜糖、杏仁、肉桂或核桃。现烤的Trdelník浓郁的肉桂香气引人食指大动,一定要吃一回。


卖斯洛伐克(Slovakian)传统蛋糕Trdelník的店家,现烤Trdelník浓郁的肉桂香气引人食指大动。

C.K小镇过去因为交通不便,没有太多发展的机会。但也因为如此,也造就它今日能成为联合国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因。当地人很早就自觉古迹保存和文化观光的重要性,不准改建建筑,古迹维护的主要经费是来自附近居民的小额捐款。并且力抗来自四面八方的经济诱惑,包括想买下古镇的德国财团及麦当劳的入驻。

一方面,历经了二次世界大战及多次的外敌侵略,因为捷克采取投降不抵抗政策,始终没有遭到战火波及破坏,古镇被誉为欧洲保留最完整的保存了13 世纪风情的小镇。原汁原味的中世纪建筑风情所以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重头衔。

◎河左岸的城堡区

伫立在山丘上的城堡是13世纪的要塞,地势狭长倚山而建,地据天险。高耸庞然的巨大建筑,世代守护这片土地。14世纪开始被豪族收购,改建为富丽堂皇的古堡。城堡区又可隔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城堡是皇宫,下城堡则是政治和军事要地,是城堡区最古老的一部分。

1948年,契斯基库伦洛夫城堡成为国家城堡,城堡包括四十栋建筑物,五个城堡庭院,及1个占地7公顷的城堡花园,四百间房间,三千五百件原件家具,两座图书馆有自15世纪到19世纪的四万册藏书,更有着当今世上仅存的三座之一豪华的巴洛克剧院。城堡规模在捷克境内仅次于布拉格城堡,奢华气派可比宫廷。


伫立在山丘上的城堡是13世纪的要塞,地势狭长倚山而建,地据天险。高耸庞然的巨大建筑,世代守护这片土地。

C.K小镇本来有九座做为防御的城门,其中八座在19世纪被拆除。建于1598到1602年之间的布达札维城门(Budějovická brána),位于拉特兰街(ulice Latrán)104号,是唯一幸存的城门。

古老的拉特兰街是古堡区内的主要街道,建筑外墙各种风格的绘画,如“链金术之屋”、“画家之屋”、“史普乔瓦西桥廊” (Spojovaci Chodba)等都留着当时许多贵族的绘画。

彩绘的城堡由此出发

在城堡区,逐步地穿梭在五座建筑特色不同的城堡庭院,第一广场两侧是一整排粉彩色的房屋。这里以前主要是马舍、骑士房舍、药房、仓库、酿酒场的所在地。


往城堡第一中庭的捷径,从赛尼基桥过来就可以看到。

左边向上的阶梯是通往城堡的捷径。

第二城堡庭院四周的灰色建筑外观砖墙、雕花、窗台是画出来的,因为讲求对称,所以在不能开窗的地方也会画上窗户以求对称,所以真、假窗户掺半,任你一下子还分辨不出来。眼前这栋灰色的建筑物,以前是给骑士用的房舍,和事务官办公室之用。


画出来的墙壁砖块。


以假乱真的惊人视觉效果。虽然华丽外墙有些褪色,但是依旧风华不减!


第二广场这些灰色的建筑物从前是当作骑士房舍、事务官办公室。

斜坡下饲养着几只熊的干涸护城壕沟(Bear Pit)。为什么会养熊呢?传说,因罗森堡家族(Rosenberg)跟意大利的欧西妮家族(Orsini)有亲戚关系,捷克语“Orsa”母熊之意,因此从16世纪开始,卢森家族就在护城河内养起了熊,除了防御功能,还有追思的意味。

地标之二:城堡高塔 (Castle Tower)

第二城堡庭院内最著名的就是CK小镇地标‘城堡高塔’,高54.5米,79级楼梯,塔顶为钟楼,是库伦洛夫最高建筑,矗立在起伏的山坡上有着宏伟气魄。


第二城堡庭院内最著名的就是CK小镇地标‘城堡高塔’,高54.5米,79级楼梯,塔顶为钟楼,是库伦洛夫最高建筑,矗立在起伏的山坡上有着宏伟气魄。

走在古镇上,不论哪个角落,一抬头都能看见他,也成了照片中的主角。

建于13世纪前,六层塔身底下两层是哥德式的设计,第三层起改为文艺复兴风格建造。15世纪开始成形,16世纪塔身用装饰用的壁画,采用幻影彩绘技法,利用光、色营造错觉,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红绿配色非常显眼。走在古镇上,不论哪个角落,一抬头都能看见他,也成了照片中的主角。塔上也是眺望小镇全景的最佳位置,绝对值得爬上147阶楼梯登高望远。

原为皇室设计的小城堡与城堡高塔是第二广场的主要建筑,是古堡区内最早的建筑,小城堡最初记载于1240年一位奥地利骑士的诗歌里,它的平鞍型的屋顶和南面、西面的外墙是哥特式风格,北面则展示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彩绘壁画为特点。


原为皇室设计的小城堡与城堡高塔是第二广场的主要建筑,是古堡区内最早的建筑。

第二城堡庭院有个通向上方第三广场的骑士通道,高大的门廊,在古代可以方便骑士直接策马进入城堡。


第二城堡庭院有个通向上方第三广场的骑士通道,高大的门廊,在古代可以方便骑士直接策马进入城堡。

第三、四城堡庭院所组成的宫殿建筑群。据史料记载,建于1253 年罗伦士堡城堡,是因当时人们向往南方的富丽气派和明亮色彩的建筑风格,附近没有意大利式的建筑石料,狭窄旧城的空间发展有限,所以透过彩墙绘的墙饰结合空间透视美学,发展出以假乱真的惊人视觉效果。虽然华丽外墙有些褪色,但是依旧风华不减!


据史料记载,建于1253 年罗伦士堡城堡,是因当时人们向往南方的富丽气派和明亮色彩的建筑风格,附近没有意大利式的建筑石料,狭窄旧城的空间发展有限,所以透过彩墙绘的墙饰结合空间透视美学,发展出以假乱真的惊人视觉效果。

据史料记载,建于1253 年罗伦士堡城堡,是因当时人们向往南方的富丽气派和明亮色彩的建筑风格,附近没有意大利式的建筑石料,狭窄旧城的空间发展有限,所以透过彩墙绘的墙饰结合空间透视美学,发展出以假乱真的惊人视觉效果。


据史料记载,建于1253 年罗伦士堡城堡,是因当时人们向往南方的富丽气派和明亮色彩的建筑风格,附近没有意大利式的建筑石料,狭窄旧城的空间发展有限,所以透过彩墙绘的墙饰结合空间透视美学,发展出以假乱真的惊人视觉效果。

第三城堡庭院墙壁,延续着彩绘建筑风格,有着希腊及罗马寓意与神话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立体彩绘壁画,均为罗森堡家族(Rosenberg)在位时的作品,都还保存的很好。


第三城堡庭院墙壁,延续着彩绘建筑风格,有着希腊及罗马寓意与神话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立体彩绘壁画,均为罗森堡家族(Rosenberg)在位时的作品,都还保存的很好。

第四城堡庭院,画家把“信、望、爱、智慧”等所代表的寓意画在墙上。为了讲究对衬性,在有些不能开窗的地方就用画上去的,所以真、假窗户掺半,一时还真是难以分辨。


为了讲究对衬性,在也些不能开窗的地方就用画上去的,所以真、假窗户掺半,一时还真是难以分辨。

通过连接第四、第五城堡庭院的是文艺复兴式沉稳色调的空中桥廊。

来到第五广场有占地7公顷城堡花园,圣乔治礼拜堂 (Chapel of St.George),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寝宫,还有许多更早期文艺复兴式的房间,城堡内部由无数精彩壁画及足可媲美博物馆的珍藏,最后通往装饰马赛克湿壁画的宴会厅 (ballroom),在在都闪耀着当年富可敌国的显赫历史。

其中,世上仅存的三座之一,保存完好的巴洛克式剧场,由热爱音乐艺术,也是当时极有权威与财富的贵族史瓦辛柏(Schwarzenberg)家族所重修的。


世上仅存的三座之一,保存完好的巴洛克式剧场。(网路图片)


世上仅存的三座之一,保存完好的巴洛克式剧场。(网路图片)

至今保留了三百座十八世纪的手绘舞台背景,六百件手工缝制的戏服,在没有电的时代,变换场景所用的木造齿轮、滑车、也都保留下来,是研究古典剧场的珍贵材料。全世界只有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皇家剧院可与之相比。.

剧院的导览一次只开放20人,每个人对城堡湿气、拍照、对古堡来说都是威胁。剧场一年只上演一次巴洛克时期剧目的歌剧。最后在华丽的巴洛克式城堡剧院结束城堡行程。

“空中桥廊”是最初迎接我们的第一景观,也是与我们说再见的最后一道风景。

◎附注:五大家族统治历史

据历史记载,克伦洛夫这块土地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类在此长期居住。

公元1250年由克伦洛夫君主(Herr von Krumau)在此建造城堡和老城,现在仍留有文字记载。

公元1302年,该家族衰败之后,南波希米亚贵族维提克家族(Vitek)在这里建城。1374年时这里只有96幢房子。

14世纪时让给了捷克最强大的贵族罗森堡(Rosenberg)家族,而后的300年,在罗森堡家族的丰富的艺术熏陶下,克伦洛夫渐渐成为精致的贵族小镇。那时的克伦洛夫处在捷克内地与奥地利、巴伐利亚多瑙河平原及意大利北部相互交往的地区。这一因素也体现在它的城市与城堡建筑中,它们有着明显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烙印。

16世纪,城市一度繁荣至极点。

17世纪初,由统治捷克的哈布斯堡(Habsburk)家族,1602年购得接管作为养病处所,17世纪后期,又转让给在爱根堡(Eggenberk)家族统治,又兴建了巴洛克式的剧院并改建了城堡花园。家族衰败之后,于1719年落入在施瓦茨贝尔格(Schwarzenberk)名下,建筑又添加了巴洛克式装饰。

18世纪后,末代贵族,出身德国的史瓦辛柏(Schwarzenberg)家族买下城堡主权,经营了近200年,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德裔居民被驱逐出境,才收归国有。才结束城堡神秘身份。

1989年捷克爆发了著名的“天鹅绒革命”后,小镇在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全面的“修旧如旧”的整修,恢复了它18世纪古镇的面貌。

1992年被登录为双世界遗产,成为游人来捷克必定造访的地方。

相关新闻
菲律宾的渡假胜地 宿雾
世遗古城德国小威尼斯:班堡( Bamberg )
全球第二高的哥德式尖塔教堂 史蒂芬大教堂
畅游维也纳 就从环城大道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