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4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石玲综合报导) 即将于4 月30 日卸任返国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英文名:Jon Huntsman, Jr. 汉语直译:小乔恩‧米德‧亨茨曼) 是一位史上少见的特立独行的大使,其在中国任内的言行事迹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出使中国20个月的任期中,他多次骑自行车到外交部接受召见;微服与小市民以华语倾谈;短短任期内走访中国大部分省区,并演讲无数;高调批评中国政府的人权迫害并对其施压;也曾接见多位异议人士,并力挺艾未未;他还呼吁北京开放网际网路以增进理解与沟通,而不要设置障碍;他甚至现身茉莉花革命现场,以致其名字在网路上遭到封杀。在外交理念上,他超越军事或贸易合作的范畴,而将两国的合作目标放在人与人的直接互动沟通上,并视之为可行的最重要投资,认为“最必要的建设计划不在于新产业,而是在于人心。”

华语流利并收养中国女儿的大使

洪博培今年51岁,出生于美国加州。他是温和派共和党人、摩门教徒,7个孩子的父亲,包括收养的2个女儿。他出身豪门,父亲老亨茨曼是美国化工业巨头,企业资产净值超过25亿美元。

身为摩门教教徒的洪博培在上大学期间曾去台湾传教,并在那里学习掌握了中文。之后,他做过里根总统的白宫助理,在老布什政府负责东亚事务,并于32岁时成为美国驻新加坡大使,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大使。后于小布什执政期间出任美国贸易副代表。

1999年,洪博培和妻子在中国扬州收养了一个弃婴,给这个女孩取名“杨乐意”。洪博培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女儿能起到促进美中关系的桥梁作用。

2004年,洪博培以共和党候选人身份当选犹他州州长,四年后连任。他喜欢称自己是美国“唯一一位讲中文的州长”。而正是洪博培的汉语水平和对亚洲及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2009年被奥巴马政府派任美国驻华大使。

喜爱骑自行车及和百姓聊天

洪博培任大使期间曾多次跳上自己那辆“永久”牌自行车,迳直骑到了座落在朝阳门外的外交部接受召见,让门口值勤的警卫不知所措。

他说,他喜欢自行车那种把自己带向四处,穿越人流的感觉。“它可以带你穿过胡同,呼吸新鲜空气,甚至在路口把它停靠在人身边,然后你可以去找人聊聊家常…… 我可以与人们聊聊生活、经济、政治议题,甚至是他们对于世界和美国的看法。有时候他们会批评美国,有时候表达喜欢,但我喜欢听老百姓说话。”

洪博培认为和老百姓聊天“有价值”。“有时候我确认了中国政府告诉我们的情况--当地人很满足、幸福。也有时,他们会告诉你其他地方听不到的事情,因此我认为在这个国家里漫游和这样对话是很健康的方式,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并把中国的事情解释给我的朋友听。”

与前任雷德大使不同,洪博培保持着最大限度的与中国媒体和公众的接触。他在不到20个月的任期里走访了中国大部分省区,并且做了数不清的演讲和座谈。

关注中国的人权状况

洪博培出任驻华大使至今,除了以“中国通”出名,还让国际社会印象深刻的是他大胆批评北京政府的人权政策,向北京施压改善人权状况,并多次会见异议人士。

洪博培2009年底会见了江天勇等五位人权律师,讨论了世界人权、宗教自由、中国镇压家庭教会等问题;在2010年初曾紧急约见了北京基督教维权律师张凯,对其遭受的一系列迫害表示同情,并打算提供必要的帮助;在2011年初曾登门看望了被断电54天的北京维权律师倪玉兰。

2010年3月中国全国30多所法学院校的学生到北京参加大学生关于人权和法治问题的辩论会,洪博培出席了辩论会并发表了演讲。

今年2月20日下午中国十三个大城市茉莉花革命的时刻,洪博培穿着印有美国国徽的衣服,象征性地出现在提议中的北京集会地点--王府井大街麦当劳附近街头,被人认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他的名字即在网路上遭到封杀。

今年四月,时代网站刊登洪博培执笔的艾未未简介,指艾未未是“任何国家都应引以为傲的有远见创意界人士”,他让全世界注意到中国当代文化的活力。并说,更重要的是,53岁的艾未未对同胞展现悲悯情怀,“勇于为遭中国政府压迫的受害者发言”,并呼吁当局展开政治改革,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洪博培表示,非常令人惋惜的是,中国政府认为须让勇于创新的杰出公民闭嘴;不过对世界而言,艾未未依然代表“中国的希望”。

本月6日洪博培在上海以美国大使身份发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时说,中国一直在不公正地拘捕和囚禁知名异议人士,包括被判11年徒刑的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被软禁的双目失明维权人士陈光诚、还有3日被拘捕的艺术家艾未未。他还抨击中国以盗窃“国家机密”为由,错误拘捕搜集石油业资讯的美国地质学家薛峰。他表示“美国永远不会停止对人权人士的支持,因为我们支持这种为了人的尊严与公义而进行的基本奋斗,无论发生在什么地方。”

洪博培还呼吁北京开放网际网路,利用网际网路来“交流资讯、增进理解与建构关系”,而不要设置障碍,引起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放弃对话,镇压新闻媒体,毫无帮助。”

通常外国使节会避免在中国公开批评政府的政策与行动,以免两国关系复杂化。尤其是在这类有中国精英人士和海内外媒体记者参加的活动上,都遵守这条规则。但洪博培却反其道而行,除表达出他重视人权的信念外,更彰显了他的道德勇气。

位于美国的人权组织《对话基金会》的主席康原(John Kamm) 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曾说,“洪博培作为大使,还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这么多时间关心中国的人权状况,很让我敬佩。”

对美中关系的展望

洪博培认为,从尼克松到奥巴马,中美关系建立在同样的原则之上,那就是发展积极的、合作的、全面的关系,因此应该把体现这些方面的议题都融合在一起。比如,通过贸易、投资和安全合作,来完成可能会超越军事合作的方式。

他说,当然更多的合作是人与人的直接互动沟通,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最重要投资。“最必要的建设计划不在于新产业,而是在于人心。 ”

洪博培指出,我不是挑战者,我是粘合剂。如果在更高的位置制定对华政策,就需要获得能使双方关系在人民之间更加耐久的粘合剂。

他说,我们会有更多针对年轻人的活动、机遇和互动,因为中美关系即将掌控在年轻一代的手中。我们已经开始致力于在草根阶层增强影响力,使人们相信中美关系对两个国家、双方人民都是有长远意义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我相信中美关系应该走得更加长远。

相关新闻
邓正梁:奥巴马奇招 召洪博培任驻华大使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批准洪博培任驻华大使
美国议员急促洪博培大使关注家庭教会现况
美驻华大使洪博培在北京会见中国维权律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