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食管法修法 改饮食习惯契机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伟婷台北10日电)立法院议场内,立法院副院长曾永权敲槌,食品卫生管理法修法过关。议场外,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杨丽环却语重心长,“现在是重新检视生活习惯契机”。

“现在买饮料,不只看糖分、看热量、还要看添加物。”消费者在塑化剂事件后的忧虑,最直接反映给代表民意的立法院,上午三读修正通过食品卫生管理法部分条文,增加业者违法添加食品添加物的最高罚锾,也加重致危害人体健康的刑期。

虽然修法过关,但杨丽环没有喜悦之情,反而点出不仅食品掺有塑化剂,生活中也有许多环境荷尔蒙和毒素的事实,除呼吁民众吃东西要更小心,也应改变生活习惯,不用塑胶制品、多用环境保护或安全材质的杯、筷,减少毒物危害健康概率。

“修法是第一步”,她说,未来政府要加强毒化物源头管控,“不要再让不应该加到食物中的东西污染食物”,也要重新检讨食品添加等相关规定,建立更严格把关标准。

以消费者视角出发,国民党籍立委郑汝芬就发现,许多食品添加物标示不够清楚,“巧克力上标示香料、乳清粉、调味料,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甚至有运动饮料添加起云剂,却标示果子酱,混淆视听,“消费者有看没有懂,如何自行把关?”

从立委的说法不难发现,政府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只会更重、更广,影响也将更深远。

郑汝芬就说,将督促政府加强食品添加物成分标示,并肩负教育民众责任,让民众知道食品产制流程、食品添加物相关知识及如何吃得更安心。

许多经认证食品,也遭塑化剂风暴波及,是事件带给人们的另一项反思与警醒,“不管大厂小厂,都要有产程认证机制”,民主进步党籍立委黄淑英点出重点。

她说,现行GMP(食品良好作业规范)认证非强制参加,许多厂商不受规范限制,政府也难控管,未来应根据厂商规模订定不同标准产程作业规范,“尤其最上游厂商规定要最严”,避免塑化剂风波重演。

食品卫生管理法在短时间内快速修法,反映民众对食的忧虑与期盼吃得安全,但修法只是第1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业者、政府与民众,都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