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12年申遗成功 民众忧开发毁美景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6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石玲综合报导) 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12年的漫长申请过程后,由于其“天人合一”的特色,终于被世界遗产大会批准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喜讯传来,民众欢喜不已。不过也有很多人担心,游客增多,特别是官方的过度开发,会让西湖已经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加严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从1977年在法国巴黎举行至今,至本届已是第35届,地点同样在巴黎举行。该大会于当地时间上周五 下午5时55分,宣布“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消息传来,举国欢腾。西湖历经十二年才成功申遗,如今正式迈入“世遗时代”。

“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面,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面积约6.5平方公里,绕湖一周约15公里,当中又以“西湖十景”闻名,包括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等。

西湖为何能申遗成功?因为西湖是“天人合一”这个东方文化哲学之美的集中体现。除了它的自然山水美不胜收之外,它的景观格局、文化史迹等等方面都光彩闪耀,它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寓所,一个民族的心灵栖息地,一份世界文明的东方审美样单。

在评审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对西湖的最终结论是:“西湖更应该被当做一个给人以启迪的地方,而非单纯的公园。”大哉斯言!其实西湖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哲思的地方,西湖的美,美在它的安静之时。自九世纪以来,西湖的湖光山色便吸引文人骚客吟咏兴叹、泼墨挥毫;这里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有中国最伟大诗人苏东坡、白居易的瑰丽诗篇,漫步在西湖边上,心空一片澄澈,千百年悠悠时光如水流逝,过去现在和未来,就这么寂然无声地交集了。这里是中国人心中关于 “美”的最经典符号。

“世界遗产”是荣誉也是责任

世界遗产必需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共同财富,亦即其罕见的文化和自然价值超越了国界,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

申遗成功表现了国际社会对西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及其保护管理的认同与肯定,被视为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无疑这是巨大的荣誉。然而在荣誉之外,也应清醒地认识,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一旦遭到破坏,其损失将无法挽回。

由此可见,被列为世界遗产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责任。如《世界遗产公约》所说,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每一个缔约国应尽的责任。世界遗产所在国必须尽到“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的责任。

西湖或发“限客令”

据《新京报》报导,提交世遗大会的《世界遗产大会关于西湖的决议草案及OUV声明》中指出:西湖景区虽生机勃勃但也脆弱不堪。它能容纳的游客的数量相对来说较为可观,但如若超过平衡点,游客的需求和其对景观的影响,可能会对景观遗产的真实性、参观质量和景区吸引力等产生负面影响。在遗产整体管理过程中,对游客的管理尤为重要。

根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统计,西湖每年游客人数已直逼三千万人次,最高曾创下单日游客量200万人次的记录,对风景区造成巨大压力。西湖目前也是大陆四十一个世界遗产中,唯一免收门票的景点;当局虽 坚持“还湖于民”,但也导致管理与维护上的难度。尽管近两年,杭州市采取自驾车换乘、单双号限行等措施,但每逢节假日,西湖一带的交通就会陷入瘫痪。

此外,连结上海与杭州的“沪杭高铁”自去年十月开通后,两地往来时间从四小时,锐减为不到一小时,大量商务人士与背包客对“西湖一日游” 趋之若鹜。

西湖也是许多台湾人赴大陆旅游的首选。台湾旅游业者评估,以西湖的“知名度”,台湾人赴“上苏杭(上海、苏州和杭州)”旅游的比率,至少 占赴大陆旅游的两成。也就是说,每五个旅游团,就有一个去西湖。

面对即将蜂涌而来的游客,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于西湖申遗前夕通过“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草案)”。“条例”中提到,为保护西湖环境,下一步将考虑控制景区游人数量和车辆。

市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草案”中,对“限客”的条文只是指导性规定,并且要在明年2月立法程序生效后,将具体方案授权西湖管理部门制定。西湖管委会也表示,目前有关西湖限客的前期调研已展开,但何时限客尚无具体时间表。

晋身世遗 周边民宅恐毁于开发

据悉,申遗成功后,西湖周边将进行多项开发工程。杭州市建委今年1月表示,计划在西湖湖底再挖一条隧道,待申遗结束就开建,新隧道将连接城西和城南,全长9公里,湖底段长约 4公里。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亦表示,当局近年积极开发西溪湿地、运河及湘湖等新景点。

《经济观察报》报导,这些新的开发工程令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注册城市规划师郑卫感到忧虑,他指出:“西湖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厚 此薄彼’的现象,对挂牌的历史建筑看得很重,却忽略具有传统风貌的普通民居,因此,开发过程中民居遭到大量破坏。”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毛昭晰也认为:“西湖边,老的、破烂的、陈旧的,哪怕是一条小巷、一条街、一座房都是上百年历史,应该以最小干预原则修复,以反映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外,西湖在“还湖于民”饱受赞誉的同时,也出现“富贵西湖”的负面声音。近两年,在实现“还湖于民”的改造过程中,争湖、争绿、争美景之战悄然打响。名胜故居变身“会所”、“餐厅”,让百姓质疑,政府倾力打造的“大众西湖”何以走样?除此之外,专家也担忧,附近楼价也将随着环湖楼盘价格的飙升,以及人气促进下,继续攀升。

另外,近年来西湖水质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多数水域处于富营养状态,小南湖和三潭内湖已接近标准的下限。西湖污染物主要是生活污染,N、P超过正常值的6~4倍,附近饭店的污水直接引起西湖的水质变化。

申遗是手段 保护才是目的

著名评论家郑甦春先生表示,申请登入世界遗产是手段,保护才是目的,申遗成功只是保护的开始。入选世界遗产后,入选国应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国际规则,不断提高保护管理水准,切实履行保护全人类共同遗产的庄严承诺和历史责任。

郑先生说,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属于入选的某个国家,更属于全人类。能否拥有和保护好世界遗产,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本着对民族负责、对祖先后代负责的精神,不仅是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而且世界各国都应高度关注和保护这些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做好历史遗产的“保管人”和“保护者”,让这些遗产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更好地为世界所知,造福子孙后代。

相关新闻
春水绿浮珠一颗─西湖湖心亭
【城市的瞬间】西湖美景 南国之最──杭州
武汉市东西湖法院开庭时的一幕
杭州西湖充斥高档会所引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