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活

中秋听香 台湾式微的习俗

【大纪元9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市11日电)明天是中秋节,台湾过去的中秋习俗,包括“听香”、“偷菜”、“拜米粉芋”等,都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式微,如今反而被“全民烤肉”取代,令不少长辈怀念过去的纯朴岁月。

现代的年轻人,知道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吃文旦”,甚至小学生的月考题目,还出现“烤肉”的答案;然而却很少人知道,过去的台湾妇女,有中秋“听香”的习俗。

据“台湾通史”记载,中秋夜“妇女听香,以卜休咎”。所谓“听香”是指妇女在中秋夜,向家里的神明烧香问卜,随着神明指示的方向,听取路上他人的谈话内容,以找寻自己心中的答案。

根据老一辈的说法,古时候的妇女,如果心中有疑问,会在中秋节晚上,烧香向神明问卜,并请示出门的方向,然后持香、筊杯出门,利用沿途所听到的谈话(包括歌词)来预测所问卜的事情。

如果妇女认为所听到的话,就是她要的答案,则掷筊请示神明,如果连续获得三圣筊,就是神明所要告知的答案;如果不是,则继续前行、继续听,直到获得三圣筊为止。

另外,台湾过去的中秋习俗,还有“偷菜”,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只要偷挽(摘)他人菜圃里的蔬菜,就会遇到如意郎君,因此有“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的俗谚。

有些地方在中秋节会祭拜土地公,除了要准备牲礼、月饼、寿金、刈金、土地公金、鞭炮之外,还要特别准备“米粉芋”,也就是芋头炒米粉,以感谢土地公的保佑,让农民有个丰富的秋收。

至于为何要拜米粉芋呢?因为台湾有句俗谚“吃米粉芋,有好头路(工作)”,就是藉由拜米粉芋的仪式,向神明祈求保佑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是,随着台湾社会的转型,如今几乎不见“听香”的习俗;住在城市的未婚少女,纵然想要“偷挽菜”,也找不到菜圃;只有部分乡下地方,迄今还保有“拜米粉芋”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