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解决年轻父母的育儿烦恼(十二)了解孩子的需求

(编者注:陈彦玲教授在完成台湾大学医学硕士学位之后到美国攻读儿童发展、资优教育和整体心理学博士,擅长人际沟通、正向思维训练与心理疗愈,其服务范围跨中、日、台、美、澳、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其演讲录影获得台湾政府国家典藏,现任美国心身医科大学教授。陈教授近20年的教育经验,帮助了无数的人解决了烦恼,使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她在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生活百分百》节目中为众多家长解答教育问题的节目,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希望能够为您教育子女提供一盏指路的明灯。)

任女士:我孙女现在是一个不到两个月的婴儿,她吃东西和睡眠都很好,而且吃得也特别多,但是每次吃奶的时候让她尿尿,屁股擦干净之后再让她吃,她就哭得很急,简直是上气不接下气,一把乳头放到她嘴巴里,就没事了,她哭的时候也没有眼泪,就是干哭不停,这孩子是性格急呢还是有什么问题?

陈教授:每一个孩子的生理都是有规律性的,大人要很谦虚的去跟孩子学习,几个月大的婴儿也是一样,因为他是个新的生命,每一个生命如何跟它的环境之间互动,是有他的本事的,你要跟孩子相处得好一点,实际上是遵守他那个特性。

有的时候我觉得大人忘了需要把心静下来,有的时候太忙了,那个忙其实你有的时候会发现并不是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做。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每天用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好好地去观察一下孩子,这个孩子他本身怎么去互动,跟环境怎么互动,他怎么样让自己的这个身体能够长大,那是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事实上你把他的规律找出来之后,你会做什么,也就是在他哭之前你早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了,这个时候你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你的心情也不急了,那孩子他容易得到所需的满足时,也就减少了他哭泣的时间,他也不就不会那么急了。

主持人:的确,我也确实发现了这一点。我记得有一次在美国的机场,有一个别的族裔的妈妈抱着孩子,孩子哭得满头大汗,我在旁边都跟着着急,你一听那个小孩的哭声,就知道他是闹毛病了,那个妈妈就一个劲在那哄,抱着晃呀晃呀,他不是困。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妈妈不知道这个小孩子身体是不舒服了,当时语言也不通,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她讲。所以您刚才说到这个是满有意思的,我们要学习去懂得,要学会观察我们的孩子,了解小朋友的哭声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教授:我记得以前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在超市排队,我远远地听到一个小孩哭,哭得很凄惨,我回头时发现是另外一个队的妈妈推着一个车子,车子上面坐着一个小孩,那小孩哭得眼泪、鼻涕到处都是,我就走到他的附近,用眼睛看着那孩子,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没有看过跟他肤色不一样的人,不知是怎么回事他就不哭了。通过这个过程,我去思考这件事情,第一个是人的意念是有力量的,第二个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天赋的才干和能力,为什么我后来会去读这个领域,我觉得跟那次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还有一个我认为孩子特别的干净,特别的纯净,所以我很乐于跟孩子学习。就像我刚才说的,就是在他闹之前你大概就准备好了,他就不需要那么闹了,你比如说大概多久的时候他要吃奶了,你差不多就已经准备好了。你可以去探索一下,如果你用奶瓶给他一点点水喝,他可以接受,那他差不多就是肚子要饿了。预防胜于治疗,如果那个水沟快要被垃圾塞住了,大水冲上来了,水就会满出来,如果是那样的话,你还不如在大水来之前先去把那个垃圾扫一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