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年轻父母的育儿烦恼(九)和孩子分开睡?

font print 人气: 38
【字号】    
   标签: tags:

编者注:陈彦玲教授在完成台湾大医学硕士学位之后到美国攻读儿童发展、资优教育和整体心理学博士,擅长人际沟通、正向思维训练与心理疗愈,其服务范围跨中、日、台、美、澳、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其演讲录影获得台湾政府国家典藏,现任美国心身医科大学教授。陈教授近20年的教育经验,帮助了无数的人解决了烦恼,使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她在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生活百分百》节目中为众多家长解答教育问题的节目,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希望能够为您教育子女提供一盏指路的明灯。

陈:记得有位家长提出让小孩子和自己分开睡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专家,生活当中很多的现象值得我们去静下心来慢慢地观察,细细地品味,你就会有独道的智慧和见解。就象这个问题一样,孩子是怎么长大的呢?我们来回忆一下,她在出生以前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多久呢?九个月。她有五官,眼睛可以看到,耳朵可以听到,耳朵听到妈妈的声音、心跳,鼻子可以闻到味道,如果你看到过小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的3D照片,你会看到有些小孩还会在里面吃自己的大拇指,很可爱。孩子会用感官接收和感受,她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习惯了将近十个月,你叫她一下子象我们在一个地方已经居住习惯了三十年一下子搬到三藩市去一样,你觉得会怎么样?

主持人:当然不适应了,所以孩子妈妈想让孩子早点独立,早点适应,免得将来适应不了。

陈:问题是要有方法,你没有方法的时候会造成那个个体非常大的压力,那就容易产生紧张,就会有一些紧张的处理方式,身体它也会处理紧张,一个部分是她找到方法去舒解,然后转换成智慧,另外一部分则会压抑进去,变成内在的一种深刻的痛,或者是一种心灵的创伤,但那个创伤积累久了以后总是要出事的。

主持人:我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东方人,在东方人的传统观念当中从来都不会将强硬的将孩子弄到另外一个房间单独住。但是我们来到美国之后,美国的小孩子从小都是分房睡的。他们也是有各类的专家建议指导,那到底哪个对呢?

陈:每个民族它的文化基因本来就不同,中国有一句话叫东施效频,最后会搞得什么都不行。我不是不赞成小朋友有一天独立,但是得看她准备好了没有。

主持人:可是很多的美国孩子从生出来就是一个人睡小床,在旁边的一个屋子里。

陈:那就是人家的文化,它习惯于那样子了,它的氛围就是这个样子,它周围的人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不会有人争议,不会有人认为小孩子那样会大声地哭闹,大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算了,把孩子抱回来吧等等之类的。它的环境是这样的,它这样的文化是成熟的。可是我们东方人不一样,别忘了这一点,当母亲这么坚持的时候,可能爸爸会受不了,爷爷奶奶会受不了,那怎么办?再来你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如果这是你的孩子,如果这是第一次,就象移民一样,我们移民为什么会选择某个国家?大部分总有一个理由是那里有亲朋,万一有什么事,还有什么人可以帮忙。那你想想看,一个婴儿从一个单细胞开始发育成熟,十个月那么久的时间,她已经习惯于这样一个很封闭的环境,很安全的感觉,当她一下子要跟这样的感觉分开时,当她没有办法感受到那个安全的那个人在身边的时候,换成是你,你会怎么样呢?

主持人:嗯,有这个人会感觉非常地安全,没有这个人我想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会感到不安。

陈:而且会恐慌,你越恐慌越容易紧张,你越紧张就越容易在生活当中有一些状况出现。比如说吃奶,有些小孩可能会呛到,有些小孩可能会肚子疼,为什么?因为她紧张,她不爱吃,她就是很焦虑,焦虑会影响小孩子的生理的现象,所以当这种感觉让它变成一个刻板的印象以后,变成一个反射条件的时候,日后在她的成长、就学过程、或者是交友,有类似的感受出现时,她可能就会拉肚子,生理上就有反映了。有的人头疼,有的人睡不着觉等等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那什么时候母亲算准备好了,什么时候跟小孩子分开睡适合,西方现代的专家对这个现象又是怎么看的呢?

陈:从孩子的生理状况来讲,她可以跟母亲暂时分开睡觉,比如妈妈白天要整理家务,小孩睡的时候不一定陪着睡,如果小孩子有办法渐渐地在白天的时间能够安安静静的一个人睡,或者你把她哄睡了,那你就可以关起门来去做别的事情。有两件事情会惊醒她,一个就是她肚子饿了,另一个就是她可能不舒服了,或者环境中有什么吵闹的东西吓到她了,假设这个孩子熟睡的程度比较好的话,那这个时候你慢慢、慢慢把你跟她要分开的时间拉长,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所以不去设定那个时间是五岁半呀,或者九个月呀,不是这样的,我们要看她的生理现象,所以一个母亲是要非常细心的,我们要看这个孩子目前的状况如何,她是不是有办法喝足了奶,能否安安稳稳睡觉,慢慢地把跟她分开的时间拉长了,她的那个安全的感觉也建立得比较好了,总有一天你会成功,你跟她说Bye Bye后可以去睡觉了,这时就可以把她放到另一个房间去了。

陈:如果是学前的孩子,大人可以把这个情况跟孩子一起来讨论。比如说,你九月份以后就要上小学了,你一定会交到很多的好朋友,因为你是这么可爱,又这么愿意跟别的小朋友分享,对吗?以后你上学以后可以把家里好看的故事书,或者是妈妈做的小点心带到学校跟小朋友分享,或者是把小朋友请到家里来,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你长得太可爱了。那如果有一天,你的同学跑来问你,我在家里都自己一个人睡的,你为什么可以跟爸爸、妈妈睡呢?我们来想一想,我们怎么样回答她?我们这样去引导她,让孩子做一些思考,她自己会找到答案,然后她长大了,她的那个感觉够了,她也有成就感了,她就敢跟你挥挥手说Bye Bye了。

主持人:从您说的这些,我看到了我真是太急了。做什么事情非常地着急,说话也快,问问题也着急,奔着那个时间去了,而那个时间是由前面的时间决定的,谢谢陈老师的指教。另外,我觉得做母亲就象一个雕塑家,一个画家,在一张白纸上,在一个胚胎上,重新塑造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工程实在是太伟大了,也是个非常需要细心的事业。

陈:其实我觉得没有那么艰辛、恐怖,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教学相长,其实母亲不完全都是付出的。其实教孩子就是怎么样跟孩子相处,不是因为我要把她打造成什么样的人物。我记得早些时候我在台大的门诊时,有一对夫妇带着她的孩子来找我,她那个孩子上学有点小小的状况,老师没有办法处理,家长也没有办法,最后就把他送到我这儿来了。那个爸爸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彦玲老师,当父母好难哟。

那个爸爸认为难,是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他问我说我是该去替他挖一条路给他走呢?还是随他去,他真的不知道他该怎么办,因为他怎么做都好象是错,他觉得难,其实是难在这里。我告诉他,你当然会觉得很难,因为你没有搞清楚孩子是什么?没有静下心来去看孩子到底怎么长大的,你没有欣赏你的孩子他的本事在哪?你只看到一个哭、吵、闹的孩子,你认为他什么都不会,然后他今天在学校碰到了困难,你不会帮他解决,然后老师也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那你更认为这个孩子更惨了,所以你就很难了,难在你没有方法。他听完了以后说老师我要来上课,来跟我学怎么样观察孩子,怎么样发现孩子的本事,后来他们那家就很快乐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陈彦玲教授在完成台湾大医学硕士学位之后到美国攻读儿童发展、资优教育和整体心理学博士,擅长人际沟通、正向思维训练与心理疗愈,其服务范围跨中、日、台、美、澳、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其演讲录影获得台湾政府国家典藏,现任美国心身医科大学教授。陈教授近二十年的教育经验,帮助了无数的人解决了烦恼,使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她在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生活百分百》节目中为众多家长解答教育问题的节目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希望能够为您教育子女提供一盏指路的明灯。
  • 编者注:陈彦玲教授在完成台湾大医学硕士学位之后到美国攻读儿童发展、资优教育和整体心理学博士,擅长人际沟通、正向思维训练与心理疗愈,其服务范围跨中、日、台、美、澳、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其演讲录影获得台湾政府国家典藏,现任美国心身医科大学教授。陈教授近20年的教育经验,帮助了无数的人解决了烦恼,使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她在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生活百分百》节目中为众多家长解答教育问题的节目,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希望能够为您教育子女提供一盏指路的明灯。
  • 陈彦玲教授在完成台湾大医学硕士学位之后到美国攻读儿童发展、资优教育和整体心理学博士,擅长人际沟通、正向思维训练与心理疗愈,其服务范围跨中、日、台、美、澳、香港、东南亚和欧洲。其演讲录影获得台湾政府国家典藏,现任美国心身医科大学教授。陈教授近20年的教育经验,帮助了无数的人解决了烦恼,使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光明。她在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生活百分百》节目中为众多家长解答教育问题的节目,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喜爱,希望能够为您教育子女提供一盏指路的明灯。
  • 我想请问一下,我的儿子现在是20个月大,我发现他好像有点静不下来,比如说......
  • 韩女士:我有一个三岁半的儿子,从小到大都是我陪他一起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每天晚上都会醒很多少次,让我和他都没法睡好,所以我现在让他单独睡,可是还是一样,他晚上一醒就会叫我,他一叫我就得到他床边去,还要答应他妈妈在,不会走,他才肯再睡,搞得我们都睡不好觉,该怎么办呢?
  • 这个范女士她6岁的女儿非常认真地重复每一个正确的要求,而且不管是谁,不论什么场合,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是一个好事还是一个坏事?家长怎么去对待。
  • 范女士:我的孩子她学什么都很好,无论是学校功课,还是那种业余的弹琴画画都很好,但没有发现哪个特别爱好的,这是我特别困惑的地方。
  • 严女士:我有一个8岁的女儿,晚上很不容易睡觉,很晚才能睡着,第二天早上很迟才起来,上学总是要迟到,我想问有什么方法帮助她。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