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城随笔】从美国车流联想到的

人气 1

自从到美国探亲以来,也去了不少城市观光旅游,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佛罗里达等城市和旅游胜地。旅行中让我感受极深的,是美国的–“车流”。

可以说美国车流如海,让人一眼望不到边。从美国的地理和疆界面积看,美国与中国大陆不相上下,可美国人口只有三亿一千万,只有中国人口的1/4。可美国人拥有的大小车辆不下两亿,几乎家家有车,少则一辆,多则三、四辆。白天,公路上汽车风驰电掣,整天忙碌不停,晚上则一条“黄龙”和一条“红龙”地推着美国前行。难怪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

“车流”是美国的一大景观,高速公路和平时行驶的马路虽然车流不断,但车辆总是按照驾驶规则、交通法规行事。你经常可以看到美国车辆无论多晚,遇见红灯,司机都会停车等候,直到绿灯放行。按国人的心理,别说什么灯,没人看见想过就过了。美国人大多数对交通规则、法令不越雷池一步。有时遇到交通事故,看到双方之间无需争执,打电话叫警察来处理并说明情况。警车、消防车或有时急救车以很快速度赶到现场。

联想到大陆,如此类情况则是大不相同,经常看到出事双方先是互相指责,有的大打出手,有的是用钱讹诈或私了。实在不行,叫警察,警察来了,也都不一定是秉公处理,一看,后台有无硬关系,二看,事故情形。中国大陆各种交通事故现场肇事者叫嚣“我爸是李刚”、“我妈是xx”屡见不鲜。

在美国,驾驶汽车有很多“有人情”的规矩和常理,他们讲究“车让人”。比如,校车停下,周围前后左右的车辆都停下来,给学生们让路。有时像我这样的老人过路,司机都会从车窗伸出手示意我先走。有时我觉得人年老了走得慢,让车辆先过,也示意让对方先走,但有时我和司机双方挥手数十秒,我最后还是拗不过人家,只好带着谢意先过路了。

在中国这些年,那车流也不亚于美国。公家车、私家车越来越多。一般的居民社区没有专门停车位, 都是大小车辆随处停,把社区堵得水泄不通。像前几天“黄金周”,由于发通知不收过路费,结果又发生了交通大堵塞战。车辆争先恐后、互相超车、互不相让、车与人争道、车不让人成了“中国特色”,也成了我们的习惯和常态。我和老伴在国内时,在大街上出行有时提心吊胆,生怕被飞驰的汽车撞倒。在街道里,人和车拥挤在一起,人不让车,车更不让人,所以交通事故特别多。

美国和中国的“车流”如此不同,我想不能只归结于中国人的素质问题,还应有更深一步的原因在其中,这种现象何时能改变呢?

相关新闻
亚特兰大枪手劫持公交车
大型货船失控导致南卡主要桥梁关闭
坎普批准1,690 万用于乔州基础建设
亚特兰大台美菁英协会举办台湾文化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