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竞稻常胜军 益全香米撑起一片天

人气: 28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4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益全香米,学名“台农71号”,是台湾市面上常见且热销的米种。此米历经10年的培育研发过程,在民国89年正式问世前夕,研发团队主持人郭益全却突然去世;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当时的行政院农委会主委陈熙煌给予此米“益全香米”的称号,并由总统陈水扁正式命名,也成为台湾第一支登记命名的优质稻米。

“台湾早就拥有香米品种,但不受重视、没有市场”,益全香米研发团队、台中农事所研究员赖明信提到。台湾从吃饱、迈向吃好的过程中,当时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毕业回国的郭益全,思索如何研发“色、香、味”俱全的稻米培育计划并开始选育新品种。

民国80年,郭益全选用了来自日本的“绢光”,以及台湾香米“台梗四号”进行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克服病虫害、提高抗病力,直到89年“台农71号”正式以“益全香米”问世,也确立了第一支台湾香米的历史地位。

“米饭透亮、有淡淡香味,每年票选十大经典好米,多位饭店行政主厨品评后,凡是以台农71号参赛,都能拿下好成绩”,赖明信提到,“甚至在92年竞赛中,打败了日本的越光米。”

收益最高的品种 市场稳定


台中农事所研究员赖明信提到,“益全香米目前产量仅有3万吨,市占率不高,但因为采契作方式,在所有种稻收益还是最好,市场非常稳定。”图为台中农事所益全香米田。(摄影:黄玉燕/大纪元)


“产量低,农民不愿意栽种”,赖明信提到,香米怕下重肥,施肥过多,产量反而会减少,为了扭转台湾农民“一定要下重肥”的耕种习惯,他说,“我们研发一套标准的栽种模式和管理方式,一方面先降低农民对肥料的使用量,接下来是要跟市场结合”,他提到,“当时的所长林俊义就经常找粮商进行推广,到处去教农民。”

“经过几年的努力,民国95年,市场上百花齐放,一下子有50多个益全香米的品牌出现”,而其单价几年下来,每公斤都落在65至130元之间,于是成熟的“台农71号”,以高单价姿态在台湾占据一席之地,也陆续带动其他香米出现,市场也略见起色了。

赖明信提到,“益全香米最好的时候,种植面积达1万2千公顷,有10万吨产量,目前虽仅有3万吨,市占率不高,但因为采契作方式,在所有种稻收益还是最好,市场非常稳定。”

国家宝贵资产 忧品种技术外流


许多年轻朋友在台南后壁乡崑滨伯的益全香米田里下田体验收割。(摄影:李家翔/大纪元)


“香米的开发,前后进行10年的时间,政府投注的成本超过1亿,”赖明信认为,“台湾人民应该要懂得珍惜”,面对技术、种子外流的危机,他强调,“防范不易,目前只能靠国人的自制力,不轻易带到国外去。”

“虽然听说海南岛或是大陆沿海都有在种,但品质并不好,”赖明信认为,“这其中有技术问题,但这技术能维持多久,还不知道?”他忧心的说,“若要带到国外去要经过一定的审核。”

“就像日本人对本国农业的保护非常严谨,外来米无法以品牌打入市场,就算以散装方式输入,也无法进到一般家庭生活。”赖明信指出,“加上日本人喜食冷饭,不爱有香味的米饭,目前日本市场中的香米,也只能在一般的自助餐店流通。”

新品种研发 多角化思维


益全香米每年2次成熟期,图中呈现11月的稻谷成熟了!(摄影:李家翔/大纪元)


进口香米无法与国产相抗衡,赖明信认为,“益全香米在市场上产量虽不多,但相当具有区隔性,就算放到全世界,一样具有优势”、“泰国香米味道浓烈、而日本香米味道又不如台湾本地香米,一旦进入台湾,以市场区隔性,台湾香米的优势不容易被取代。”

为了突破台湾米目前的困境,赖明信指出,农地休耕面积大,但稻米提供人口需要的总热量却只占32%,未来希望朝酿酒与饲料方向,取代进口淀粉类,像是玉米。他说,“目前每年进口玉米就高达500万吨,还有进口小麦达120万吨,竟跟国人每年需要的糙米总量120万吨一样。”

“每人每年稻米食用量仅48公斤,一周吃不到一公斤,受WTO的冲击很有限,反而是饮食习惯的改变影响较大”,赖明信认为,未来唯有透过“健康观念再造、从饮食习惯下手,并配合节能减碳概念,推广在地消费,才有有效挽回米食失宠的危机。”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