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六.四”前夕北京一瞥

木子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4月07日讯】1989年5月26日晚,我与妻结束了山东之旅,想乘车去北京,因学潮汹涌,火车上也是人满为患,只好由天津再转车进京。27日下午我们乘230次列车顺利抵达北京,住进宾馆。北京我来过多次,一些主要景点也都游了,但妻首来,28日我陪妻游览了颐和园,园内游人稀少,山光、水色、建筑交相辉映,妻十分惬意。

29日一早我们乘公车去前门和王府井繁华商业区购物,几次倒车,最后换乘了103次电车,行至北海的前一站就被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所阻挡,电车停了好多时,司机只好让乘客下车,各自设法去目的地。

学潮的起因是这样的:四人帮倒台之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平反了历次运动的冤假错案,由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奉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一时间,恍若政治清明,有了民主自由的氛围。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随后党内腐败、官倒横行、通货膨胀、激起了民众不满。1989年5月25日北京大学生在天安门前聚会游行,追悼故去的前总书记胡耀邦(据说胡在中共的领导人里最为清廉),要求中央改变定调,因此学生和中央发生对立,酿成了学潮,于是北大等北京大学生,后来发展到全国一些高校学生,举行了大游行,继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静坐。此时东欧的形势急转直下,苏联麾下的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苏联由于戈巴契夫推行改革新思维,苏国内民运风起云涌,苏联政权也岌岌可危。在这种国际和国内的气候下,虽然游行静坐学潮运动提出的口号是反倒反腐败,但又是对人权、民主、自由的诉求,中央清楚看到了这点,所以采取不退让、不妥协,导致学潮规模更加扩大,后来发展到在天安门广场静坐的学生开始绝食。中央派军队准备对北京实行军管,但部队被北京市民劝阻在城外,无法进入北京核心区域,这样形势更加激化,导致今天这样局面。

下车之后我们即徒步前往前门大栅栏,行至天安门广场,但见天安门广场上静坐绝食的学生,有气无力的、或卧或坐、有的手提水杯步履蹒跚的走向自来水龙头前打水,在周边学生自己还布置了巡逻队,盘查来往行人,说是以防“坏人”混入。地上到处是垃圾,污水横流。学生衣着不整,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精神疲惫而憔悴。广场上的大广播喇叭一遍一遍地喊着:同学们,理智点吧,停止绝食吧……生命比什么都可贵……回去吧!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我们从历史博物馆门前离开了广场,到了大栅栏,草草地买了几样东西,就乘车返回。一路到处是学生游行的队伍,他们有的在伫列旁拉着绳子,不许外人混入,虽然情绪激昂,但秩序还好,他们手中举着小旗,高呼“打倒李鹏!”“李鹏下台!”“反对专制独裁!”“惩治官倒!”“消除腐败!”等口号,惊天动地;有的人身上背着串串小瓶(谐音小平),条幅上写着“易碎物品!”字样。公车行至中南海北门,但见黑压压的人群意欲冲击大铁栅门,有的学生爬上来紧闭的栅栏门顶,呼喊着口号……透过铁栅栏大门,可以看到荷枪实弹的卫兵,严阵以待,这些学生好像什么都不怕,激奋之情一浪高过一浪……晚间回到宾馆,夜晚远处不时传出枪声和喧闹声,结合白天所见的一幕幕,一种不祥之感袭上了我的心头,我觉得要出大事。学潮自4月25日始至今一个多月了,从游行静坐到绝食,绝食也已近半月,政府不让步,态度强硬;学生态度也不妥协,而且已燎原到全国各大城市,北京似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中央既然毫不退让,也就势必采取措施加以平息。因此我决定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于是派人连夜买了回家的车票,6月1日晚动身,6月2日回到家中。

2日晚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李鹏与学生代表对话的场面,对话时间不长,尽管学生代表(王丹)表示:“我们无意于取消共产党的领导,说因为现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政党能领导中国,只是想惩办官倒,消除腐败……但李鹏满脸怒气,态度傲慢而强硬,毫无通融余地,对话无果而终。同时从朝鲜出访回国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夜晚也出现在广场上,接见了学生,他向学生表示:“我们老了,未来是你们青年一代……”随后便消声匿迹。6月4日晚军队开进天安门广场,对学生进行了镇压,至此这场运动才被平息。翌日中央广播电台报导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发生了反革命暴乱,中央出动了军队,进行了镇压平息并追捕一小撮叛乱的首要分子和其幕后操纵者……

此后多年有人提出要平反“六.四”,呼声也甚高,但当权者不予理睬,仍坚持定性为“暴乱”,认为当时的镇压是正确的,说共产党绝不会下台,只有稳定才能发展……邓小平说:“用20万人的生命换回20年的稳定也值得”(大意如此)。是的,没有稳定就不能发展,人民确实需要稳定,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磨难太多了,再也折腾不起了,但自由民主人权是世界发展之大潮流,谁也无法阻挡滚滚前进的车轮,逆势则早晚必亡。如今双方当年许多当事者,有的已经作古;有的已经离开了权位;有的已流亡海外;有的葬送了前途受到惩治。事件逐渐被时间湮灭,被世人淡忘,偶尔有人提出,当权者不再称谓“暴乱”事件,而是称谓“那个事件”或“那场风波”。89年“六.四”事件究竟如何定性?只有让后人评说吧!我相信历史将会是公正的,一定会有个公正而恰当的说法。

相关新闻
网传中国网络突然解禁“六四”
高层内讧敏感词续解禁 六四照片现身百度
港媒:温家宝提“平反六四”传中央拟接纳
一介草民:在中共统治下,六四永远没有平反的可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