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十二年国教系列专题4-3:特色招生 菁英存废惹争议

【大纪元2012年05月16日讯】(据中广新闻陈映竹报导) 十二年国教系列专题四之三:特色招生 菁英存废惹争议。

政府宣布启动十二年国教,未来将采“免试入学”和“特色招生”两大入学管道,其中特色招生包含以音乐体育舞蹈为主的“术科测验”,以及语言数理类的“考试分发”,原则上将以班为申请单位,菁英教育的政策确定要走“分散式”!

不少明星高中已经在规划,未来采“考试分发”,可考国、英、数、社、自五科,学校可依照申办特色规划测验,加权计分。特色招生的细节要等到明年四月统一公布,各县市的特色学校名单也到明年八月才会揭晓。

未来菁英不在大规模集中在某校,建中、北一女等名校担心“被消灭”的恐慌加深,掀起“没压力、就没竞争力”的言论,网路上甚至有好几个反十二年国教的专区。但平心而论,十二年国教上路后,学生的竞争力真的会减弱吗?菁英教育真的会被消灭吗?

清大教授贺陈弘指出,菁英教育关系着国家竞争力,但什么阶段实施是关键。世界上先进国家大多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目前台湾教育已经变成升学工业,国中的布告栏以多少学生进入明星高中为主,高中则是就读国立大学的比例,变成了办学的KPI,但却没人重视,学生的学习表现进步多少,教育严重变形。

现在学生就读哪所学校,一切以分数论高低,基本上,一所学校内学生类型同质性很高,贺陈弘表示,有研究证实,菁英大规模集中,会有退化现象。

师大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系主任林佳范认为,现在的菁英教育只是透过考试制度筛选学生,真正的菁英,不论在什么环境都有表现机会,不会被消灭。然而,现行的教育体制“为了前10%的学生,牺牲后90%的学生”,资源分配不均并非好现象。

教育部长蒋伟宁一再重申,菁英学校不会被消灭,但也要开放免试名额,让校校有菁英、有特色。

前教育部长杨朝祥直言,十二年国教最大的问题,在于家长和老师没有建立多元价值观念,抢进明星高中和明星大学的观念仍深植心里,虽然欣赏王建民、阿基师、曾雅妮等人的表现,却不肯支持自己的孩子往那条路走。但改变岂是一朝一夕,教育部如何兼顾现实,研拟配套,并且拿出让大多数信服的政策论述,才能避免明星高中和十二年国教的拉锯战持续下去,把问题降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