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血液透析与高血磷问题

【大纪元2012年05月02日讯】(大纪元医疗记者邓宇筑特别报导)谈到血液透析,一般民众会比较陌生,但如果说“洗肾”,就比较懂了。其实“血液透析”就是“洗肾”的意思,透析只是比较专业的名词。当肾脏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原本肾脏的诸多功能,如水分、毒素排出的功能,就要借助透析来达成,以达到血液净化、电解质平衡的目的,否则体内产生的废物太多,会导致死亡。

血液透析是利用血液透析机,加上人造半透膜制成“人工肾脏”来净化血液中的毒素及移除多余的水分。一般一周要三次,每次约四小时,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操作,在此之前,病患必须在前臂经由一个小切口将动脉和静脉接在一起,制造动静脉瘘管,洗肾时血液便由此进入与离开血液透析机。

血液透析因肾脏功能已受损,因此磷离子排出也降低,而日常食物中摄取进来的磷大约有800毫克~1400毫克,无法有效藉肾脏排出,而洗肾只能排出部分磷离子,造成血中磷离子浓度上升;根据美国的标准,超过 5.5 mg/dl称“高血磷”或“高磷酸血症”;正常值是维持在3.5 – 5.5 mg/dl之间。

高血磷会产生很多问题,刚开始时没有感觉,逐渐的会出现皮肤会发痒,甚至骨头酸痛的感觉,因为磷会刺激副甲状腺分泌副甲状腺素(PTH),刺激骨头把钙质及磷释放出来,导致血钙与血磷都升高,继而造成血管钙化。单纯的血磷上升,也会造成身体软组织骨头化(ossification),目前统计,血管钙化是洗肾病患死亡率最大的因素。

我们每天食用的食物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磷,洗肾病患避免高磷食物是基本原则,但如何兼顾营养又避免吃到高磷食物,是相当困难的。把食物中的磷结合后排出体外,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办法。磷结合剂,可以分成传统俗称“钙片”、“铝片”及新一代不含钙铝者。

传统型钙铝片价格低廉,已使用数十年,但近来发现,长期使会增加“钙负担”,“铝片”效果比钙片好,但是长期用会有脑部和骨骼的副作用,欧美各国已很少使用。新一代不含钙铝者,如碳酸镧(lanthanum carbonate)可避免“高血钙”及“钙化”问题,降磷效果比钙片好,全世界超过四十国核准上市,台湾也在2006年上市,但比较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