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外交政策》:中共当局最怕的六类新闻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6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锋综合编译报导)美国时政杂志《外交政策》近日撰文,列举了中共当局最怕的6类“坏新闻”。因为原文很长,所以每个小标题下都选择了精华部分翻译。

第一类坏新闻:经济数据

近来有消息称,当局开始试图向外国投资者掩盖中国公司的财政报告,当局以前还提供这些信息。5月份,政府还规定四大审计事务所在华分支必须在2017年前由中国籍人士进行管理,否则就不准继续在华开展业务。这条规定是在去年数名外国籍高管纷纷辞职后出台的,他们此前表示在审计中发现不少中国公司的不规范操作。

而有时,官方数据也会被自己人屏蔽。2007年,一份政府报告使用环保部和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指出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但高层认为此类信息令人不快,导致这些数据没有公布。

第二类坏新闻:刑事犯罪

有官方数据显示,中国谋杀案发数在2000-2009年间减少了一半。但是在2010年,中国社科院公布报告,提出暴力犯罪率在上升;但是专家们都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官方数据此前十年都在说谎?

在今年初,《人民日报》对哈尔滨一名医生被病人持刀刺死,对网民进行了调查,结果2/3网民都认为“杀得好”。中共官方明显觉得这些数据“太公开”,该网络调查页面后被删除。

第三类坏新闻:社会不稳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剧烈的转型,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是北京领导层制定政策的首先考虑的问题。

统计局称,2009年到2011年间,城乡收入比从3.33缩小到了3.13。但其他方面的数据却显现了相反的趋势。而如果计入城市高收入阶层的灰色收入,该差距还要更大。甚至某些官方媒体都对此提出了质疑,《中国日报》在4月份的文章称“政府没能有效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差距”。

“群体事件”也是北京的敏感话题。这些事件通常都是官员滥权引发民愤。去年的广东乌坎只是个特例,它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村镇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都没有被报导。外国记者经常使用估计的数字,称中国每年此类事件共有约10万起。中共当局可能知道真实的数据,但决不会公布。

第四类坏新闻:领导人的私生活

中共高层对他们的私生活讳莫如深。普通中国人知道谁是胡锦涛,还可能知道他妻子的名字,但是基本上她们私生活的内容不会对公众开放。官方媒体只会报导领导人的公开活动,报导他们“体恤民情”。与之相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私生活,则在不断地被各路媒体所报导。

那中共又在刻意隐瞒什么呢?以薄熙来为例,他在政坛失宠倒台后,有关他和家人的纸醉金迷生活被曝光。同样的例子还有贪污1.57亿元的前铁道部长刘志军;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事件。

但很多时候,公开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很可能只是高层的丢卒保车。当然,普通人无法了解谁是车,谁是卒。

第五类坏新闻:大型工程

中国大型工程的一些数据很突出:全球最长的胶州湾跨海大桥,三峡大坝的蓄水发电能力,上海磁悬浮的运行时速。不过,在光鲜靓丽的外表后面,相关信息就少得可怜。

三峡大坝在筹建期间就有人担心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建成后又有相关机构观测到大坝对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有诱发作用。而中共当局在2011年也终于承认对三峡工程非常担心。但是,详细的环境数据依然未予公布,估计是当局担心长江流域的上亿居民会因这些真实数据而感到恐慌。

而去年造成40人丧生的“动车事故”,在公众愤怒后才牵出了腐败官员一味要求赶工,忽视质量,无视安全标准的惊人事实。但在事故过去将近一年后,这些事情又逐渐淡出了媒体,中共当局又开始建设其高铁网络。

第六类坏新闻:中共悲惨的历史

中共在进行“自我批评”时,总是尽量避免力度过大,以免触及其自身执政的合法性。当局回顾中共的历史时候,大跃进、文革、89年的六四事件都有限制。

当局也不会公布1950年前后的人口统计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较为方便地测算出究竟有多少人死于当时所谓“三分人祸,七分天灾”的饥荒。

尽管北京时任市长陈希同近日在新书中承认,“六四”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对于一个一直想要争夺天安门事件话语权的政权无疑又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外交政策》杂志文末指出,与以上这些“坏新闻”相比,美国使领馆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对于中共当局而言,只能算作“最为无害的坏新闻”。

(责任编辑:沈玉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