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加价 港报业迈向自由市场

人气 19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9月09日讯】(新纪元周刊291期,记者吴雪儿香港报导)《信报》宣布9月3日起加价两元至每份八元,加幅达33%,为香港报章冻结零售价12年后加价首例,意味统一价钱的报业时代结束,报纸定价格将步入成熟期;价格反映报纸质量。

《信报》9月3日起加价两元至每份八元,是香港报章冻结零售价12年后提价的首例。对此,全港报贩大联盟主席廖社青认为,原则上一个产品十几年来是要调整价钱,“尤其现在通胀也厉害,我们看不到什么反对理由,我们是让出版方决定,因为产品是他们的,应该由他们来定位。”

“我认为,报纸应该步向没有统一价钱的做法,应该有高有低,这是健康的发展,它们就会按着自己报纸的市场定位,读者和内容来定价,收足你心目中认为的价钱,但就应该做好自己的内容。”

廖社青认为,报纸价格从统一走向了自由市场调节是必然的趋势:“现在一些报纸因为政治上的承诺,已经不是为生意而做。消费报纸是用钱买自己心仪的东西,而不是拿垃圾回来。自由市场就可贵在这,不需要统一价钱。我看这是必然会走的趋势。”

报纸是否要起价,作为销售是没有权力去表态,廖社青说:“这是报社的决定。我们只能决定卖或不卖。现在不是自由市场,每天都是配纸给我们,即是他们喜欢配多少份就多少份,配少了,本来买报纸的客源就会失掉,钱就赚少了,理论上是不公道的!但这是他们的机制。”

报摊仍有存在的价值

报摊在香港已经存在多过半个世纪,他们的贡献不少,廖认为,他们是被香港遗忘的一群人:“今天他们的社会功能可能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例如今天有便利店,或其他集团的出现,他们的功能可能褪色,或是被取代了。”

报摊仍然有存在的价值,仍然可以见到它们每天在街上运作,有些因为街道变得繁荣了,报摊遭投诉指阻碍发展,廖社青说:“现实中可能是有存在的问题,但如果一个报摊的存在是要方便市民,将他们搬到一些偏僻的地方,报摊又能否发挥方便市民的作用?”

一些报贩天天辛苦,赚的只是蝇头小利,而且在报摊做事的不少是“老弱残兵”,他们绝对可以拿公援,但他们坚持自力更生。

廖社青认为,香港出版业蓬勃,产品流量很重要,报贩在当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所以在公平的原则下,尽可能在报摊上让这些产品有销售渠道,不分左中右,在公平的原则下,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但如果你连摆卖的机会都没有,对消费者和出版社都不公平,所以香港的出版自由,也在某种程度上,有赖报贩。”

最后他说:“可能卖多两本刊物并不会赚多很多钱,但我们也是有一个守则要遵循。我常常跟他们(报贩)讲,要公道,他们有出版,我们就尽量摆卖,这也是香港的可贵。”◇

本文转自第291期【新纪元周刊】“焦点新闻”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93/11183.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外媒:绝食反对洗脑教育 港学生虚脱
中港边界模糊化 为保家园村民游行反规划
港媒最新报导:常委9变7 文宣和政法不入常
香港推国教小学被九成家长促撤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