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直到危机降临 北京无法推动改革

标签:

【大纪元2013年11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对三中全会的高期望可能将要失望。《金融时报》11月3日报导说,这是习近平在掌握共产党最高权力一年之后阐述他的经济愿景的第一次真正的机会。先前几次三中全会都很关键。邓小平利用1978年的三中全会巩固了中国后毛时代的农业改革。

对于习近平的挑战是,中国在进入一个增长放缓的时代,政府需要转向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受到消费和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

一个普遍听到的观点是,直到危机降临并威胁到那些对现状的维护者,北京将无法推动困难的经济改革。

中共国务院智、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读起来就好像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愿望清单。它的作者希望北京打破国营企业垄断,给予农民出售他们土地的权利,并且分配更大的税权给现金紧张的地方政府。

一些人相信,发展研究中心的提案是习近平意图的指标。

但是三中全会不太可能如此戏剧性。发展研究中心提案仅仅是几十份堆在中共领导人桌子上提案的其中之一,它是最自由化的一份。发展研究中心去年跟世界银行合作撰写一份有关中国未来的报告,在国外赢得许多推崇但是在国内未吸引太多关注。

北京的确有它的保守派声音;三中全会不能把他们晾在一边。改革派多年来推动更广泛的实施物业税,废除一胎化政策和取消户口制度。保守派一直反对这些改变,害怕它们对共产党权力和公帑的影响。结果是在三个方面缓慢的改变,远远慢于改革派希望的。

改革阻力相对较小的一个领域是金融。自由化利率对国有企业不构成像打破它们那样的生存威胁。逐渐放开资本账户允许更多跨境现金流动是另外一项容易推销的政策。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中全会将可能符合过去两年的政策格局,加强放松金融管制的进展,但是对于更敏感话题比如私有化农村土地仅仅提供含糊不清的承诺。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李克强硬推也无解的六大难题(一)
三中全会召开日期隐含“天机密码”
中共三中全会前 中石油面临拆分仍“霸气”搅局
三中全会前太子党陈小鲁批文革挺宪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