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轻 所以创新 和温国智一起看未来世代厨师

作者:金兰小厨

人气 42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2月01日讯】来的台湾,必定是全世界享受创意美食的饕客,必然争先到访的宝船,对于“厨师”来说,只要愿意努力,必然可以成为未来台湾重要的“新三师”,如何登上“新三师”的顶端,走访一趟餐饮学校,不难看见未来的台湾年轻活力正在积极跃动的生命力,在炉火盘飧中交错来回,格外感念。

桃园创新学分班(图:金兰小厨提供)

走访餐饮教室

星期天的早上,对于学分班的学生来说,这是假日学分课程一天的开始,9点整,依旧是寒冷飘雨的阴霾,虽然已经是学校寒假的开始,和今天的努力没有关系,十多位学生要连续学习三道风味料理,都已经在社会上走跳的成熟脸孔,准备好干净的厨师服,刀具和材料准备好在料理台上,学生在实做教室与调味料间以及配菜区来回穿梭,温国智已经到现场了,今天的风味菜色不少,茄汁风味的高丽菜卷,印度口感的咖喱鸡翅,酸甜辣组合泰国小菜,多年的经验,温国智评估这不算是太难的料理,一切仅在风味中打量,多些处理食材的细腻心思,可以搞定一切。

中式餐饮教室有着规格化的大炉锅灶,标准干净的炉子器材,和家里的厨房设备不同,创新技术学院的中餐实做教室通过乙级与丙级检定教室的规格,好比考驾照的教练场拿到考场规格执照一样,每年许多厨师证在这间教室诞生。
教室位在5楼,采光很好的大落地窗在阴天里显得格外有用,对比上以往餐厅忙碌着赶工的模式,教学课程得说得清楚、讲得明白,绞肉的粗细程度,用盐的理由,煎个荷包蛋的锅热油冷,都得要面面“说道”,温国智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细节,从蛋白质的特性变化学理工程,到泰式文化白醋与糖的比例搭配,还有高丽菜梗汆烫后的切割,听起来都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这是一种经验的传承。
油锅起烟,得把蛋的边缘煎出焦香脆缘,拌入等量的白糖和醋,以及蒜头辣椒与香菜,调理盆子拌匀就很迷人美味,说是拿来招待人的小菜,进可攻退可守,学生的笔记也很勤快,眼睛没放过任何细节。

远远角落另外有群独自努力的学生,似乎没有加入这群学分班的角落,显然也安静许多,专注许多,还看不出来什么热闹,不像学分班是油里来火里去的缤纷上色,反而特别起来。

桃园创新学分班(图:金兰小厨提供)

“那是比赛选手,正在练习!”
面团搓揉成形,刀工刻画细腻,或许因为是选手的关系,表情严肃了起来,和学分班的课程风格大相径庭,仰起头看见拍照,腼腆的笑了出来。
学生们拿着课本飞快比划着,锅烧热气白烟袅袅,围在示范教学台前,白烟滚汁香气,融合飘在温国智的面前,不用一小时的时间,菜色完成,所有料理已经呈现在桌上,接下来看学生们的表现。

下刀的当下就知道非等闲之辈,这里的学生可都是社会上打滚过的菁英,落刀切菜算是雕虫小技,熟练飞快的刀工这才发现,许多已经是厨师级的角色,依旧把握住回锅学习的机会,实务课程只是其中一部分,昨天星期六整天的英文日文与基本知能学科,扎扎实实的又度过一个周末,在这些学生的态度中,找到未来厨艺界大鸣大放的希望,不单只是商业课程,不单只是工业技术,一个锅子也可找出一片新天地,尽在这丰富的厨艺教室里。

中档空段,温国智开了灯让我参观另外两间专用于示范教学的中西餐教室,宽敞舒服明亮,我开始和温国智谈起教学的心得。

桃园创新学分班(图:金兰小厨提供)

因为年轻所以创新

“我把职场上的所知所得,以及学生时光的学理操作,化做课堂上的点点滴滴。”第六届高雄餐饮大学毕业的温国智,其实还是个年轻的脸孔,长期成为各家厨艺节目邀请的对象,好几个冠军和代表功力的比赛优胜,让温国智成为厨艺界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培养新生的厨师。

温国智在创新学院中赋予了更不一样的活性 --“年轻”。
年轻代表活力,代表活性,代表无穷无尽的可能与价值,在创新的餐饮厨艺管理系中,给了温国智最不一样的空间舞台,温国智也让创新的餐饮厨艺管理系成为“餐饮界的青年军”。

“这里的学生以后都是要成为业界最爱用的生力军”。
所以温国智带学生如同带着热情的青年军,青年军是指热情活泼的心,以及吃苦耐劳的努力,因此,如同打仗般四处争讨的厨艺竞赛,是温国智让学生挑战的第一个项目。

“比赛是很辛苦,花了许多时间的努力,把自己基本功练到完熟,挑战菜色构思,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几乎要花掉自己整个青春的活力”,曾经也是这样南征北讨的挑战自己,温国智知道其中的微妙。

“透过比赛可以磨练学生,不是只有技术,还有个性,大量的劳累下所衍生的人格特质,都可以展现年轻人的韧性。”

“还有眼光,可以看见自己,也可以看见别人,挑战不单只是在国内的某个角落,如果可以,都要能站上国际舞台去展现,去比较,好像酷炫的舞蹈竞技一样,站在世界都看得到的舞台上,去自我表现。

这点也突显了创新餐饮厨艺管理系在近年不断与各界交流的成果,许多年轻厨师世界比赛的社团,不论是交流或者观摩,提早让创新的学生打开眼界,成为创新餐饮厨艺管理受到瞩目的原因。

“年轻人得不断沟通,引导对于厨艺料理的兴趣,还得提早对这份行业产生理想与热情才行。”

创新不断的和业界进行“无缝接轨”,训练好的学生能够直接上到业界,不单只是单纯的实习,温国智和业界对话,希望让学生能够直接接触企业的洗礼,提早完成就业市场的认知。

“创新餐饮的学生要成为抢手的学生,企业爱用的学生,我从企业进如教职,也要让教职能衔接企业,把两边担心的问题都一并解决。”

温国智考量着现代学生的难处,如今的学生和以往所面对的问题有很大的落差,要读书要靠自己,也都知道读书才能有竞争力,所以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学贷,不要怪假日打工,更重要是没有放弃学习,这才是难能可贵。

但是一旦成为厨艺管理系比赛选手,恐怕连打工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得不断练习手艺,更是苦上加苦,所以一定要成为企业最抢手的学生,最优秀的新鲜人,才是创新的致胜之道,这些辛苦的投资才能创造最有用的价值。

“创新和别的厨艺学校有很大的不同,用新的方法来诠释厨艺伦理,我也是年轻人,不是革命,是重新诠释,让年轻学生用不同的眼光和想法,来重新审视自己面对厨艺工作的态度,与未来的展望,还有面对人的观念,这样学来的厨艺,才是真正的厨艺,也是下一世代的厨艺,这里面充满创意、个人特质、充满着理想,但也因为透过严格比赛的磨练,所以务实,所以知道收放进退,你可以看到这边的学生很多看似无厘头的创造力,却也感受到朴质温良的韧性,这是年轻,因为年轻所以创新,这就是创新。”

桃园创新学分班(图:金兰小厨提供)

桃园创新学分班(图:金兰小厨提供)

看见未来世代的厨师

企业需要肯吃苦耐劳的员工,但是员工也要有企图心,面对22K的争论,温国智了解,不能透过被动等待与抗争,自立自强的主动出击才是因应之道,换个时代换个说法,未来世代可以和我们所熟悉的吃苦耐劳相同,维系的不是传统的辈分观念,辈分观念将是被尊重与学习的一环,重点是面对厨艺的理想与热情,让未来世代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的原因。

厨艺工作是个古老行业,打从上古帝尧因为彭祖献雉羹而得彭城,中医师王元甫先生在大纪元也介绍了神厨庖丁,烹饪料理人这件事情,从来都是不能被忽略的一环,无在乎所谓士农工商重读书轻商人之说,温国智把这古老的行业,透过现代社会的观点,给未来世代的年轻厨师,创新的学习理念,也许这才是真正面对不景气中,乐观积极面对世界的最好态度吧!◇

桃园创新学分班(图:金兰小厨提供)

桃园创新学分班(图:金兰小厨提供)

桃园创新学分班(图:金兰小厨提供)

相关新闻
组图二: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决赛精彩瞬间
归正传统中国菜 评委选手交流
2012新唐人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特别节目(1)
2012新唐人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特别节目(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