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案

文化课教材(初级):幼学琼林(三十)

【原文】

洪荒之世,野处穴居;有巢以后,上栋下宇。

【读音练习】

洪(hóng) 荒(huāng) 之(zhī) 世(shì) ,野(yě) 处(chǔ) 穴(xué) 居(jū) ;有(yǒu) 巢(cháo) 以(yǐ) 后(hòu) ,上(shàng) 栋(dòng) 下(xià) 宇(yǔ) 。

【字词义解释】

洪荒(1)之世(2),野(3)处(4)穴(5)居;有巢(6)以后,上栋(7)下宇(8)。

(1) 洪荒:指远古未开化的时代。

(2) 世:时代。

(3) 野:荒野。

(4) 处:居。

(5) 穴:洞穴。

(6) 有巢:即有巢氏,相传是房屋的发明者。

(7) 栋:屋顶的正梁。

(8) 宇:屋檐。

【译文参考】

在远古未开化的时代,人们夏天居住在荒野,冬天住在洞穴;自从有巢氏发明房屋之后,人们才建造出有屋梁屋檐,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屋。

【说故事时间】

有巢氏是中国古神话中巢居的发明者,他教人类构木为巢,以躲避野兽的侵袭,从此人类由穴居进步到巢居。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住屋除了原有的遮风避雨的功能之外,同时蕴含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传统的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结构,造型上讲究比例匀称,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房屋的基础一般是砖石的台基, 以防止屋身的木材受潮损害。台基的高度则与建筑物的大小成正比。此外,中国建筑也十分重视建筑细部的处理,彩绘、木雕、琉璃瓦、石雕等,造就了中国建筑的 文化艺术特色。

中国建筑极为讲究色彩与装饰。由于木结构的建筑特色,为保护木材,更使彩绘艺术飞速发展,梁柱、屋檐、斗拱、长廊……无处不可彩绘,彩绘雕 饰的内容包含山水花鸟、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自然风景、各种吉祥图案等,不仅将建筑物装饰得美轮美奂,同时让人们了解到古老文化的内涵。

在空间布局上,中国建筑最大的特征是在院落与群组的配置上,中国人利用单体建筑组合成丰富多变的庭院空间,再由重重院落构成一个封闭的群体 空间,以正南正北为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各建筑前后左右按长幼宾主规律的排列着。不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布局的原则都相同。坐北朝南的是 主人居住的“正房”;主人的长辈住在后面的院落;东西面是晚辈住的“厢房”。这样的组合统称为“四合院”,依建筑面积大小及组合的不同,有大四合院、小四 合院、三合院之分。此种建筑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长幼有序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整体而言,中国建筑文化强调大自然与人的和谐,重视人生命内在的宁静,表现沉稳内敛的气息,具体展现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中国建筑文化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

【动动脑、想一想】

◎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有何不同?请查找资料说明其不同之点。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其风格特殊的传统建筑,例如,蒙古族的蒙古包、西南少数民族的木造吊脚楼,岭南的客家土楼……等,请举例说明这些建筑的特色。

--转载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