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尾崙水圳恬谧的邀约

水圳,农业的血脉,滋养了土地上的作物及人民。工业兴起,农业式微,不变的是,水圳仍默默负担着输水的责任。炎炎夏日,顺水圳而行,借此一消酷暑外,还能品味先人留下之智慧结晶。

尾崙水圳因流经阳明山东侧的尾崙山山腰而得名,而它的另一个名称为“狗殷勤古道”,是因为尾崙山的山形像是趴着睡觉的狗,至于由那个角度来看,似乎很难端详出来。

听蝉鸣,看蜻蜓

旅人的行程由仰德大道上的阳明教养院站开始,沿着庄顶路前进,周遭的氛围逐渐休闲,不到一百公尺的路程,夏日蝉鸣已经压过了机械化的车辆声。漫步前进,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跨足溪谷的桥梁,行经期间,仿佛穿越一面无形的高墙,路旁的菜圃、歇息的蜻蜓,将整个气氛带入另一种恬适境界。

旅人尚温存远离尘嚣的愉悦,再发现安适独立于城市之外的聚落,心情更显悠闲,而一旁的庙埕还维持着原有的功能,眼见三五成群的农人正准备上工,在市区繁忙的脚步,来到这里不禁放慢许多。

马路尽头为社区入口,一旁的英文告示牌可以看出外籍人士在社区里应占有一定比例。进入社区前,礼貌性地与守卫点头示意,那厢善意微笑地回应,似乎说明已熟悉穿着登山装备来往的游人。

沿着大树旁的阶梯往上走,尾崙水圳在这里短暂地露出地面。再往上走,柏油马路的尽头,水圳隐身于路旁,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铁制排水孔,俗称水沟盖。在兴筑之时,水圳大概没想到有朝一日竟会穿上这丑陋的水泥外衣吧。

走进人家后巷?

路旁围墙上钉着山友前辈的指示牌,不是熟门熟路的人,应该会怀疑走进的是人家的后巷,在这里又浮出地面的水圳,也引导旅人继续前进。而这一路也真像是人家的后巷,跨过水圳,走上阶梯,就能走入私人的后院。遗留一旁的洗衣鬃刷,或许在不久之前,还陪着婆婆妈妈们在这里聊是非呢。

离开住宅区,一侧的山坡仍在耕作,这也是水圳流域上较大面积的农地。水圳在这里随着山势转了个大弯。弯道尽头的大树下,也是农人遮阳休息的所在,一旁的水槽虽然已经淤积,仍可看见当初先民的智慧──将流速较快的水引出到减缓水流的水槽里,方便了居民的取水。

入山林,轻松行

透过林间,山下的马路车潮逐渐增加,大概没有多少过客会发现山腰树林里有着一条水圳日夜不停地流动着。随着地形,水圳逐渐离开山下的尘嚣,也将旅人的足迹带入山林内,朝阳也被树梢切割,树荫下的清凉,来自微微山风。大致沿着等高线开挖的水圳,让旅人一路行来相当轻松。

一旁的小土地公庙见证水圳的历史,也庇佑着来往行人。走过跨越溪上的公平桥,也离开了一路相伴的尾崙水圳,在踏上一连串的阶梯后,对面山谷里的大型碟型天线群转移了旅人的目光,这里是北台湾主要的卫星讯号接收站,古老与现代就隔着溪谷互相陪伴。

步道的出口在民宅旁,并没有指示告诉人们这里有着一条隐匿的水圳步道。这样也好,或许尾崙水圳才能避免因为过度的人为介入而失去它原有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