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明:多少该公开的资讯沦为了“国家机密”?

人气 2

【大纪元2013年03月04日讯】2月24日,北京律师董正伟向《法制日报》记者透露,他收到了环保部的政府资讯公开告知书。令他失望的是,对于他所提出的请求环保部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资料资讯”的申请,环保部以《政府资讯公开条例》第14条规定,也就是以相关资讯属于“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开。

专制国度与民主国度的显着区别除了民众不能票选官员之外,还有新闻、言论不自由,政府资讯不公开、不透明。虽然胡温在任期间,为了打造亲民形象和打造服务型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比其前任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很多东西依然还是流于形式。譬如说,《政府资讯公开条例》原本是为了让民众更了解政府的工作和一些社会情况,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公开的资讯其实是虚假资讯,再就是不公开,谁要是依照条例申请公开,就以涉密为由拒绝。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这30多年时间里的确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明眼人都不会不清楚,在辉煌成绩的背后,付出了环境被严重污染、民脂民膏被疯狂掠夺的代价。中国早就成为了国富民穷、官富民穷的社会,即使最近这些年每年的“两会”大力关注民生,也无法改变基尼系数日益增长的社会现实。

从非官方机构的调查资料看,中国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极不公平的阶段,隐含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或许是因为基尼系数的逐年攀升,中国国家统计局曾经每年都要公布的基尼系数出乎意料地戛然而止,直到十年之后才重新发布基尼系数。虽然重新发布了,但是官方资料却饱受诟病,因为既与非官方机构的资料相去天壤,又与民众的真实感受大相径庭。

国家统计局为何间隔十年才重新发布基尼系数?而且资料经不起推敲?显然,在国家统计局看来,真实的资料已经成为了“国家机密”,一旦公布,可能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另外,在公布平均工资的时候,统计局的资料也与现实情况极不相符,事实上,即使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工薪阶层,实际收入都很低,更何况二、三、四线城市?毫无疑问,对于统计局而言,民众真实的工资水准也属于“国家机密”,为了营造民众安居乐业的假象,只能用假资料来忽悠公众。

因为长时间弄虚作假,使得统计局这个部门的公信力尽失。因为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保部也饱受舆论诟病,不过,因为此前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曾掀起环保风暴,环保部的公信力比统计局还是要强一些。不过,潘岳如今已经沉默寡言,环保部基本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所以说,如今的环保部已经彻底沦为一个只拿饷银不做正经事的花瓶部门。

环保部门可以说是从中央到地方都不缺少,按说,只要这个部门能够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环境污染的问题不至于会有今天这么严重。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如今不仅仅是河流被严重污染,就连地下的深层土壤也被严重污染,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前段时间,媒体上盛传山东潍坊有企业进行地下深层排污的消息。虽然公众宁可信其有,但潍坊当地环保部门却宣称消息是子虚乌有,并表示他们在两天内排查了175家企业,没有发现地下排污现象。

事后,有媒体曝出一份档,只要是有基本阅读理解能力的人都能一眼看出,潍坊环保部门在通过文件向有关企业通风报信,因为里面称央视记者来访,提醒企业要确保废水零排放。这一事件细节可以说再次印证了公众对环保部门真实角色的猜测,那就是他们一直是在跟污染企业沆瀣一气。环保部门如此开展环保工作,简直是祸国殃民,谁能指望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山清水秀的环境?

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在以往还不太受公众的关注,因为地底下的东西一般人看不见摸不着。不过,从媒体现在报导情况看,中国的地下污染早就非常严重了。据报导,在2006到2010年间,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进行了预算资金达10亿元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资料库和样品库。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土壤环境品质总体不容乐观,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

上述这一资料可能存在水分,实际情况肯定更为严重。两个部门在花费了巨额民脂民膏搞清楚事关民众身体健康的土壤污染情况,本来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但迄今为止,土壤污染调查的具体资料仍未公布却令不少关心环境问题的民众火冒三丈。环保部对律师提出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资料资讯”的申请以涉密为由加以拒绝,可以说再一次将环保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种荒唐的理由折射出了环保部的权力傲慢,同时,也让人感觉到,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是到了非常严重的境地,否则,不会不敢公开相关资料。

民以食为天,万物土中生,土壤污染问题绝非一般人认为的无关紧要,而是与民众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土壤污染会直接影响到耕地品质,影响到食品安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使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更为严重的是,被污染的土壤向环境输出的物质和能量,又可引起大气、水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破坏,加剧整体环境的污染,进而威胁国家的生态安全。前段时间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绝不是一朝一夕的环境污染所致,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种天气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会经常性地不期而至。

本该毫无保留地公开的资讯竟然都可以被称之为“国家机密”,可见,在中国,属于“国家机密”的资讯数不胜数,不仅仅是土壤污染资料,就连官员的腐败资讯也都被视为了“国家机密”,否则,不会有民众因为反腐败而被以泄密为由抓捕。环保部以涉密为由拒绝公开土壤污染资讯,于法于理都值得追究和谴责,不过,在很多部门都已经沦为“维稳”工具的今天,仅仅谴责环保部是不够的,还需要谴责这个体制。如果有一天,宪政民主得以实现,民众可以票选官员,而环保部等部门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不得不接受民众的监督,谁还敢以涉密为由拒绝资讯公开?

--转自《民主中国》

相关新闻
刘逸明:没有真相的四川泸州群体事件官方通报
刘逸明:审判非法拘禁者莫漏了幕后黑手
刘逸明:大学生李孟阳普法何罪之有?
刘逸明:中国被称最大“线民监狱”当之无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