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长廊听雪空无声

——颐和园游记之五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3月04日讯】北京的雪中,一个人来到颐和园,人很少,难得的清净,于是一个人坐在长廊上,看着天空里一片一片的雪花飘过。你一定知道这样的感受,那就是下雪的时候并不冷,所以一个人坐在那欣赏着暖暖的雪花飘落。

长廊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如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现在的长廊并不是最初的那个长廊,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的,其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

长廊不仅以长著名,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绘有彩1万4千多幅。

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的颐和园长廊。

据说当初建造长廊的初衷是源于乾隆对他母亲的孝心所至。乾隆酷爱园林艺术,又对母亲非常孝顺,乾隆十五年,为了给母亲办六十大寿,他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扩展了昆明湖,在瓮山上修建大报恩延寿寺,后来瓮山改为万寿山。乾隆的母亲常在园中游览赏景。为了让母亲游园不受雨雪日晒之苦,又能饱览昆明湖的四季风景,乾隆便在万寿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边设计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游廊。

据说乾隆皇帝的母亲喜欢听故事,经常一边在长廊中游览,一边让宫女给她讲各式各样的故事听。有些她特别喜欢的故事,就让宫女们反复地讲,时间一长,宫女们没什么可讲的了,这可难坏了宫女们。后来她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将很多故事的内容画在长廊两侧的梁枋上。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其中许多风景画仿自江南山水。

据说当初是画师们根据乾隆意图绘制的。梁枋上的人物彩画故事非常丰富,所以宫女们再也不愁没有故事可讲了。据说这就是颐和园长廊人物故事彩画最初的来历。 看来此长廊的建成是来自于乾隆皇帝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呢!

每次到颐和园中去的时候,总会去长廊里坐上一会,只是因为人太多了,所以呆不了多久,恰巧今日落雪人员稀少,正是难得的清净赏雪的好时机。我不知道当年乾隆的母亲在其中赏雪的心情是什么样子?那来自于乾隆皇帝——自己的儿子的孝心凝聚而成的长廊,也许坐在那里的时候,就会觉得温暖呢!

孝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孝”字字面意思是背负老人的人子。古人认为,为人子应该孝敬父母长辈。孝不同于养。孝含尊敬顺从之意。现代人以为赡养父母就是孝了,其实与古人的孝相差还远。孝引申出悌,对兄长的尊重。兄则友弟则恭,兄弟睦孝在中。推广到社会尊老养老,敬重尊长,社会风气仁爱以孝治天下。看来乾隆的孝,也是成就“康乾盛世”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其实孝就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观念。曾子说:“孝”分三等,大孝是让父母获得尊敬,次等是不辱父母的名声,下等是仅能供养。而如今,道德不断下滑的今天,金钱已经超越了一切,那么对于古人来说的,孝当然就过时了,当然就排在了金钱的后面。不但谈不上尊敬,也做不到不辱没自己父母的名声,就连下等的供养也很难做到了。这怎能不让人长叹一声呢!

相关新闻
北京颐和园将注入长江水
乾隆盛世皇家造园艺术(四)
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颐和园
北京石质文物风化严重  天坛颐和园难幸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