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关注孩子 加华裔女性遭遇空巢困扰

人气 26

【大纪元2013年06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经过年轻时期不懈努力,很多人在中老年时,事业进入黄金收获季节;孩子也已长大成人,他们需要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人生。
  
华裔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容易把生活的重心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包揽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一旦孩子离家,就感到重心失落,无所适从;甚至衍生心理疾病和家庭问题。

视孩子为私有财产

A女士住在多伦多北面的烈治文山区,几年前丈夫不幸过世,从此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儿子成了她的全部依靠。儿子结婚后,她认为是媳妇把儿子抢走了,从此怨恨媳妇。平时拒绝见媳妇,实在万不得已见面,不给好脸色,把怨气撒到儿媳身上。她自己不开心,也让全家人都不开心。
  
罗先生和太太是大学同班同学,只有一个独生子,很看重,特别是罗太太,儿子几乎是她生活的重心。罗太太在多伦多市中心的一家银行工作,早九晚五坐班制,每天下班回家,坐车需要1个多小时才能回到多伦多北边的家,很辛苦。但是一看到孩子,立刻精神倍增,什么辛苦、疲劳都不见了。平时,每天晚上陪孩子做功课,儿子上街购物,理发,她都要陪在身边。
  
现在孩子上了滑铁卢大学,家里只剩下夫妻2人,罗太太生活忽然失去重心,感到失落、郁郁寡欢。从此每天无精打采,常常自言自语:“生活没有意义。”
  
许女士在国内曾是部队医院一名护士,来加拿大以后一直没有正式工作过。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很紧张孩子,只要有一段时间见不到,就会担心孩子出什么事。现在她的儿子进多大读书,为了保持联系,在电脑上装了skype。这样早晨一起来,就可以看到儿子在干什么。如果有一段时间看不到儿子的动静,她会马上打电话去找。

接受事实 走出空巢期困扰

家和服务中心总监区慕启表示,西方家庭也有空巢期问题的存在,但相对华人要轻的多。西方人从小培养孩子独立,他们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长大离家理所当然。
  
区慕启说,空巢期给华裔移民带来的影响有多方面因素。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过分关注。也有些是当初移民时留下的后遗症。当离开熟悉的故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一切从头开始。这种生活的重大变故会给人造成心理冲击,觉得没有安全感,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如果这些问题在以后的移民生活中没有完全调适好,会遗留下来。
  
“还有些太空家庭,太太留在加拿大,丈夫在中国或台湾、香港。孩子上大学了,她成了孤单一人。当孩子长大离家,生活再次发生改变,又要经受一次心理冲击。”
  
“如果夫妻关系很好,空巢期心理问题会得到缓和;如果本身夫妻关系不好,会使问题更严重,特别对女性而言。因为男性和女性不一样,男人会看重自身的生活感受,而女人往往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区慕启表示,首先从思想上要面对现实。人生每一阶段都不同,中老年期是人生的第4个阶段,此时孩子已经长大,他们将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永远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移开。不能再去干预孩子的生活,否则,会让孩子很烦恼。要计划50岁以后如何生活。走出家门多交朋友,扩大社交圈,发掘自己爱好。过去为了孩子,许多没有机会做的事情,现在正好是时候做了。”
  
区慕启认为,做父母的在经济上也不要依赖孩子。加拿大的养老福利虽然不是100%完美,但还算不错,普通人还是过得下去,最低也有1,100元养老金。
  
区慕启表示,中年要审视自己与配偶的关系是否正常。过去可能因为照顾孩子、忙于工作,疏忽了对配偶的照顾,现在是时候弥补了。还要及时解决沟通上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应该寻找心理咨询帮助。◇

========================

当独立意识与家庭观念有冲突时

多伦多有一家蛋糕店准备出售,店主是一对华裔夫妻,太太是上海人,先生是台湾人。他们的生意做得很成功,蛋糕店也很具规模。他们很想把生意延续下去,但是年龄慢慢大了,老两口自觉力不从心,只好出售。有人问他们:“难道你们没有孩子吗?”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老两口的痛处。
  
这对夫妻有4个孩子,都在加拿大本地出生。现在都已长大离家。儿女的事业都很成功。有的在加拿大工作,有的在美国工作。平时儿女们工作很忙,即使有空余时间,他们要出去旅行,打高尔夫球,几乎没时间来看父母。唯一的联系是在过年过节时,这对夫妻会收到儿女们寄来的一张明信片。
  
多年的生意经营,这对夫妻挣了不少钱。现在老了,做不动了,很想让孩子能把蛋糕店接下来,可是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做。他们的想法很明确,把蛋糕店卖了,钱可以给他们,但是谁都不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
  
无奈之下,这对夫妻决定卖了蛋糕店,带着钱,回台湾或大陆投靠亲友。他们觉得很伤心,孩子靠不住,老了没人管,还不如离开。
  
艾米(化名)是一位香港移民,曾在香港从事房地产生意。来到加拿大之后,做药店生意。夫妻俩很能干,生意做得很成功,也挣了不少钱。2个女儿从小就被送进私立学校。平时艾米很喜欢跟孩子呆在一起。她常说,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是一家人在一起共进早餐。
  
后来,2个女儿渐渐大了,艾米却越来忧郁。她的2个女儿很早就讲明了:“等我长大了,我要搬出去住。”
  
艾米曾经想用经济限制来把孩子留在身边。可是2个女儿不买账,她们说,宁愿住地下室,或者租一个房间住,也要搬出去。当孩子临近进大学时,艾米成天忧心忡忡,见到朋友就说:“我的大限到了,女儿要上大学了。”
  
艾米无法改变孩子离家的事实。现在2个女儿都在多伦多市中心上大学,她也不舍得真让孩子住地下室,或者只租一个房间;还是给2个孩子每人租一套共管公寓。只有他们夫妻俩住在空荡荡的豪宅里。
  
艾米说自己很无奈,很悲哀, “我能解决社会上的许多麻烦事,独独控制不了自己的孩子。”◇

========================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陆女士(化名)以前住在温哥华,儿子在多伦多大学读书。陆女士说跟儿子更像朋友,平时沟通顺畅,经常通电话,在电话里什么话都可以说,但儿子就是不愿跟父母住在一起。现在陆女士决定搬到多伦多,她跟儿子商量,打算在多伦多买房子。儿子回答她:“买房子可以,但是不能跟我住在一起。因为你需要有你的生活空间,我也需要我的生活空间。”
  
陆女士偶尔去儿子的房子看看。儿子的房间到处乱糟糟,她很想帮忙收拾一下。但是儿子不准碰他的东西;也不让她帮忙做饭菜,因为不喜欢别人动他的厨房。
  
陆女士没有因此感到难过,她说:“我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因为他在北美受的教育就是这个样子。”陆女士有很多朋友,平时活动多,大家经常在一起聚会,也不感到寂寞。她对儿子也放心,平时沟通很好,知道他不会去干坏事。
  
地产经纪熊先生说,他的朋友圈子里有很多这类事情,特别是做妈妈的总喜欢盯着儿子。他太太也把儿子盯得很紧,儿子干什么都要陪着。他认为这样不好,对儿子以后的婚恋生活都有影响。
  
“为什么中国父母总是抓住孩子不放?主要是觉得自己养大了孩子,现在孩子应该报答我。当你要报答时,小孩心理会有压力,有负重感,最后大家都不开心。看一下中国人的一生,都是背着负担过一生。很多中国人都觉得活得太累。”
  
“其实人是独立的。每个人成年以后应该过独立的生活。孩子有困难时,父母应该帮助,当孩子长大以后,也不必期待孩子回报。”熊先生说。

(责任编辑:岳怡)

相关新闻
加拿大副总理麦克勒兰祝贺大纪元出版三周年
安省证监会再禁邓越文交易30天
华裔女移民遭加入境官威胁
望子成龙 加华裔学生课外活动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