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彩绘生活(85)粽子二三事

今年端午节,我没有动手包粽子,吃到的是对面好邻居送来她亲手包的碱粽、肉粽、粿粽,她说出嫁的两个女儿都喜欢吃妈妈包的味道,所以她一个星期以来,几乎天天都在忙着包不同口味的粽子,大热天里送来我家好几趟,前前后后算起来也有20多个了!

除了邻居送来有妈妈味道的粽子外,另外还有弟弟送的“水晶麻糬冰粽”,这种迷你的小粽子算是甜点,当正餐根本吃不饱,还是能当饭吃的“咸肉粽”是我的最爱!市面上的“咸肉粽”,分为“北部粽”和“南部粽”,对从小在眷村长大的我来说,用生米、生腌肉的馅料包在粽叶里去煮熟的“南部粽”最合口味;不像“北部粽”先将生米炒个半熟、再包进烧好味道的熟肉馅料,最后用锅子蒸透,这样的米粒较硬,味道像一般的油饭!而不像南部粽拥有绵密口感,以及馅料与粽叶混合的清香!

话说20几年前某天,同事的便当就是娘家所包的粽子,那天我没带饭,她蒸好的粽子,便送一个给我尝尝;那特殊的粽子形状,让我觉得似曾相识,一口吃下去更是非同小可,简直惊为天人!因为那是我小时候吃过的味道,是记忆里经过多年却恒久没变的感动滋味!此一巧遇,因缘于我从小生长在“眷村”的关系……

小时候的眷村,每逢端午节前几天,左邻右舍会不分彼此的相互支援,帮忙需要的邻居包粽子。家母是河北人,对料理面食点心、包水饺、做油饼都很拿手,却对包粽子一筹莫展,完全使不上劲儿!刚好隔壁的刘妈妈是扬州人,对米食精通,包的粽子也很特别,底下有一个长长的尖角,就像圆锥型,所以每年刘妈妈来我家帮忙包粽子的时候,我会在旁边当小帮手,也学绑粽子。到了念高中的时候,终于学会刘妈妈调馅料和包粽子的手艺,最后也能独当一面包给全家人吃。所以直到现在,我包的粽子形状,就跟同事妈妈一样,是长锥形的啊!

就从那回吃到难忘的粽子后,我几乎每年都包“咸肉粽”,还会包甜口味的“豆沙粽”;从煮红豆、焖红豆、脱水机脱去多余的水分,最后加入糖和油在锅里用小火拌炒均匀,等凉透了将豆沙馅搓成长条状,包在生米〈用圆糯米〉里,夹在长方形的粽子中间。这样煮熟后的成品完全不用沾糖,放在冰箱里冰冰再吃更美味!

这些年我已不包粽子了,一方面家里做生意忙,另一方面孩子大了,加上父母长辈多已谢世,我的粽子包出也没人捧场,自然也就落得清闲,便在这里藉由文字舒发一下心情,聊表我对粽子的美味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