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官方如此大手笔的申遗有何用意?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8月28日讯】近日,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国区主席陈平在讲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专题时透露,中国每年用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费用总共达3亿元之多。事实上,申遗花费如此阔绰并非是空穴来风,偶然为之,而是像毒瘤一般长期存在,并不断滋生。有关媒体报导,中国各地官员为了申遗,经常“一掷千金”。河南安阳殷墟一处就投入了2.3亿元,山西五台山景区为了申遗而支出的整治和搬迁费用就高达8亿元,而“中国丹霞”六地的“捆绑”申遗费竟高达十几亿元。

从这些大手笔的申遗花费中,人们似乎很难理解申遗的意义之所在。网站的权威解释称,申遗是某国或某地将自己的一处特殊历史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行为,而该行为的初衷和目地均在于合理保护和恢复久远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古老的遗迹本就是神传文化所赋予后世的宝贵财富,是一种或浑然天成,或彪炳文明的历史见证,其不可估量的价值原本就蕴藏在一山一水之间,与华夏五千年文明一起历经沧海桑田。正是因为拥有众多上天创造的自然奇迹,我们才更加难以释怀,这些一旦走近就让人叹为观止的文明古迹,为何却需要人为的倾尽财力来获取加冕,博得吸引外界的盛名?

这个答案也许能从一些官员的坦言中颇见分晓。他们声称,“申遗给地方带来更多的是回报。知名度和美誉度随之提升,会对地方投资环境形成很大的影响和拉动”。话音未落,人们就发现,中国某处景观在申遗后,门票收入与旅游人数均呈现出疯涨的态势。据平遥县旅游部门统计,平遥古城在申遗前,门票收入仅为82万元;申遗成功后一跃而至800万元,之后又一路攀昇至4760万元。不久前,媒体又纷纷报导“平遥古城拟再次涨价”的消息。洛阳龙门石窟亦不能免俗,从申报前1000万元的门票收入上升至申遗成功后的2700万元。“中国丹霞”之—的广东韶关丹霞山,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周末就售出了10300张门票;与申遗成功前最后一个周末售出的6600张相比,可谓是创造了惊人的业绩。

尝到申遗成功能带来巨大收益的甜头之后,地方政府更加“咬定青山不放松”,变本加厉的试图用各种方式来扩大利益攫取的范围。他们认为“倘若把世界遗产当作一个核心的吸引物,那么它周边产生的一系列文化产业才是真正带来收益的地方”。于是,在中国任何一个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景区或建筑周边,人们根本感觉不到古老遗迹所散发出的历史感和文明气息,取而代之的是充斥着假古董和各类仿制品的古玩街,兜售低劣产品、突显极端消费的纪念品商店,以及除了制造垃圾再无其它的高价餐厅和美食一条街。可见,申遗人的意图与申遗原本的初衷完全大相径庭,不仅没有让一旦有损便难以重现的历史遗迹在饱经沧桑的岁月中受到良好的呵护,甚至还不断的让其承受迎来送往的辛劳以及污染堆积的重负。

为了谋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地方官员投以巨资,只为“申遗”成功。在轮番折腾的过程中,他们无惧那些用经济价值无法衡量的历史遗迹会遭受怎样的损失和破坏。他们为私为利的行径足以说明,在其心里,原本就没有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和关爱,更没有为子孙后世、千秋万代着想的责任和使命。除了赤裸裸的金钱,他们不会在意任何与牟取私利无关的隐患和缺失。从贪腐成风的官场乱象中,从投入与支出不成正比,且授意于政府的项目中,官员的“中饱私囊”似乎成了无需详加佐证的公开秘密。因此,申遗金额为何如此高的耸人听闻,也就不觉为奇了。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为了私利贻害一方,与中央的铁腕施压也有着密闭可分的关系。当最大份额的税收被中央无理由侵吞之后,地方的财政愈发显得举步维艰。加之为了衡量地方业绩而拟定的畸形指标以及“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激进政策,更是将地方政府陷于“惟利是图”的疯狂状态中。除了圈地卖地,强抢民资之外,发展所谓的“旅游经济”也让如今垂死挣扎的地方官员看到了一线生机。而“申遗”,便成为了一种意在招揽游客的最具噱头的豪华广告和官方提升利润空间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只不过在渐趋颓靡的经济现状中,在物价翻倍高涨的生活境况下,老百姓究竟又有多少剩余开销可以花费在日渐攀昇的高成本旅行中?原本历经岁月磨砺的古老遗迹又能经得起多长时间的蹂躏和折腾?笔者对此颇感揪心和无奈。而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共最高集团,他们对利益的那种只追求速度,贪婪而不计后果的攫取也正好说明,中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宝贵的文明财富将在这帮恶匪的趁火打劫中呈现一片颓靡和凄凉。

相关新闻
觅真:尽快解体中共 结束迫害
袁斌:“新冠疫苗之父”落马 疫苗问题再被聚焦
【名家专栏】佛州立法 抵抗社会主义入侵
王赫:从中共推出《关税法》谈中美新一轮关税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