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赋予建筑生命的话语—无可替代的记忆

X-Knowledge HOME 译者:龚婉如

我只花了半天不到的时间就看完这本书了。伴随着热切的感动。

这样的经验,原本只存在于我阅读村上春树小说时那份独处的状态。但建筑家们的话语却宛如带来微风与云层、树荫的遮盖庇护,给了我难得的、属于阅读建筑箴言的午后。

这么说好了,这本书仿佛是这些建筑名家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某个场合里,然后各自对建筑的种种所作的一场毫无保留的诉说。

他们带领我重新领略建筑的意涵,与作为建筑师的身份与角色扮演;告诉我们何谓名作,并再次探索住宅的点点滴滴,阐述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关联性。此外,也将尺度放大到都市的层级作深刻的反省,并思索人类的存在价值,更延伸支撑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关于教育的议题。最后对于日本建筑与文化的再阅读,更挖掘出日本文化作为推进欧洲现代建筑文明演进之养分的身世与定位。于是我终于发觉当代日本新建筑(最主要的代表作是伊东豊雄所设计的、位于日本东北的仙台媒体中心),与约莫一百年前开始问世的现代建筑之间,那份难分难解的关系与驱策其持续演化、蜕变的线索,读者得以在令人无比惊艳又莫名怀念的独特建筑情境与氛围里,深刻体会到:日本建筑家能够在二十一世纪当代处境中,于全球建筑版图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首先,是对于我自己所偏好的、以简洁洗练著称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国际式样(International Style),有了全新的领悟与认识。

本书前言提到,国际式样的特征在于反对将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多个小房间与空间,而是尽可能消除隔间,将内部连续化、一体化,外墙加上大面的玻璃窗,使内外的水平方向在视觉上连结在一起。最大的特色在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大多建筑都呈现合理的方形,并藉由大窗户打造出流动且透明性高的空间。而藤森照信则进一步诠释与说明:“二十世纪建筑之所以为国际式样,是因为思想的依据来自于科技。科技没有国籍、文化性、地域性、个人性、民族性之分。因为科技的根源—数学并没有国籍等差异。虽然创造数学和科技的人类,例如数学学者,思想中或许存在着国家品格并发挥重要的功能,但产生的结果是国际化而无色透明的。代表二十世纪的包浩斯即是无色透明的现代主义表现,表现出数学的无色透明。”这部分或许可以从当代手机(无论是苹果、三星或HTC)极简的造形与外观,隐约看到当年现代主义问世发展之际的影子。

另一方面,隈研吾则提到了建筑的丰富性。他指出:“建筑设计不只是单纯描绘物品的轮廓,重要的是触发气味、触感等五感。而且不能永远保持不变的姿态,应该随着时间的变迁而产生不同的样貌。这种现实和鲜明感,正是建筑的丰富性所在。”这样的说法也回应了贾克.赫佐格的主张,亦即关于建筑视觉、触觉与听觉上的讨论。他表示:“建筑必须具备得以诉诸人类五官的强烈物理性外表,因此我们会使用所有可能的材料。我们着眼于人类所具备的物理和感官性的才能,并试图集中于身体所能产出的、至今已根深柢固的必要性与知觉。因此我们的建筑都直接诉诸五感,也诉求于视觉、触觉与听觉。”而这可视为当代建筑的一个具体的转向。

此外,塚本由晴对于有机建筑的看法,也让我耳目一新。

他提到:“谈到有机,有人认为是使用曲线。我觉得有机是造型上的一种理解方式:部分和整体的结合非常紧密就是有机。部分存在直接进入整体存在的核心所在,整体存在则会对部分存在产生影响。虽然这样的理解非常抽象,具体上许多与建筑相关的生活问题、人的态度问题、热环境和降雨等等,建筑物虽然不会动,但要如何将建筑物周围每天不断变化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建筑物的构成中进行定义,这就是有机,并不一定是曲线⋯⋯”

最令我有所感触的一段话,是来自于现代建筑四大巨匠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对于其“难处”的思考。有人曾经问密斯说:“你遇过最困难的是什么事情?”密斯想了很久之后,终于开口说:“到目前为止最困难的,就是克服害怕改变的心态。”(To resist against change.)

或许我自己刚好也正处于某种人生的转折点上,所以密斯的这份深邃的哲思,给了我很大的共鸣。

总之,这个阅读的过程,让我回想起当年对于建筑的初恋:

无论是在深夜的成大建筑系馆教室里,听王明蘅老师谈建筑知识论及方法论,而被正式引领进入建筑的圣殿与堂宇;或是在东海建筑系享受曾成德老师为我们谈当代建筑名家群像,仿佛置身在建筑创作世界波澜壮阔的潮流中;甚至是一直到现在,于每个建筑评图的现场,与建筑创作的伙伴们一起沉浸在建筑人文艺术美学洗礼中的畅所欲言与思辨。这份对于建筑的热切盼望与追寻,在我的心中始终未曾稍歇。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部来自于建筑家们言说的集成,无疑是赋予建筑生命最宝贵的话语,同时更是建筑这个学门与志业为世界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与无可替代的记忆。@

谢宗哲

东京大学建筑博士

Atelier SHARE综合计划事务所主持人

亚洲大学室内设计系助理教授

摘自 《建筑大师胸中的丘壑》 先觉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