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古诗逸事:贪婪之害如吞刀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康熙五十年,江南乡试,两江总督噶礼,主裁于上,大肆作弊,揽卖举人。在这次所录取的举人中,有一大半是用钱买来的,如吴沁、程光奎二人,甚至不通文理。只因行贿,竟被录取。贪残横暴的噶礼,在这次乡试中,得赃银数十万两。

这次科场舞弊,取士不公,激起了江南士子的极大愤怒,他们纷纷撰文作诗,予以讥讽和抗议。其中一诗云:

能行五者是门生,

贿赂功名在此行。

但愿宦囊夸博厚,

不须贡院诵高明。

登山有竹书贪迹,

观海无波洗恶名。

一榜难为言皂白,

圣门学者尽遭坑。

首句“能行五者”:缘于试题中“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诗句一改原句内容,将“行”斥为行贿。

在舆论哗然、愤怒之声不息的情况下,被康熙皇帝得知,立即下令,贪官噶礼,遭“赐帛自尽”。

正是:

私贿猖獗猛如豺,

大摇大摆下山来;

幸有明君即时令:

赐帛自尽是活该。

贪婪之害如吞刀,

正义为官最光彩!@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