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钱荒无止境 政策性国开行也缺钱

人气 15

【大纪元2014年02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钱荒虽是新名词,但已是大陆银行间老生常谈的话题。从今年初各银行就开始收紧银根,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同时产生的冲击波在扩散。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下简称国开行)本来“躺着也赚钱”,但在钱荒影响下也缺钱,开始缓发国际客户贷款。而其背后权贵的身影,使国开行的行动更受关注。

信贷紧缩波及海外 国开行缓发国际客户贷款

在大陆钱荒的大背景下,往年年初都会出现的贷款集中投放局面,但在今年“好景不再”,各家银行在1月中上旬突击发放完贷款后,信贷发放节奏骤然放缓,纷纷开始收紧银根,控制信贷投放节奏。

不少企业就不得不通过理财产品、民间借贷等表外渠道获得贷款,个人贷款也受到了牵连。据悉,目前在大陆多地,除了商业银行连国有大银行的分支机构新受理的首套房贷申请已悉数取消最低8.5折的优惠利率并调回基准利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国内信贷紧张还波及到了国外客户。据英国《金融时报》10日报导,国开行已要求数家外国客户推迟提取之前安排好的信贷额度,被告知需要延期动用信贷额度的企业包括两家印度公司,其中一家是基建开发商,一家是航运集团。

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大陆钱荒影响已经传递到整个中国金融业,甚至殃及国家全资所有的国开行,中国金融体系的紧张正在国外引发冲击波。

国开行资产和负债成本目前已经出现了倒挂,去年年底以来,国开行已经在不少地方悄然提高贷款利率,不仅是基础设施领域,甚至是助学贷款,利率都有所提高,且幅度较大。

推迟发放贷款和悄然调高贷款利率种种现象的背后,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开债收益率大幅飙升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国开行的利差随之大幅收窄,融资成本的居高不下制约了贷款的发放。

“躺着也赚钱”的国开行风光不再

成立于1994年的国开行曾是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是中国中长期投融资领域主力银行,长期致力于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任务是为中国大陆的大型基建项目提供融资,国开行为中国几乎每一个重要项目提供了资金,包括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基础设施等。

可见中国大部分重大项目国开行都能染指,国家定项目、给资金使得国开行曾一度被看做“第二财政部”,其贷款也被看做国家给的“免费午餐”,可以像财政拨款一样免费使用而不必偿还。

1998年,国开行想出了一个绕过中共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借贷控制的招数,给地方官员提供了用国有土地持有权换取贷款的手段,来支付修建公路、公寓楼、桥梁等资金。结果就是建成了很多新的基础设置,但也导致了几万亿美元的政府新债务。

长久以来,国开行不必像商业银行那样开设成千上万个网点去服务客户,也不用养着成百上千的客户经理去拉存款,更不需要担着风险去辛苦地培养小额信贷,只需要“躺着”便能赚得盆满钵满。

介于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模糊身份,使得国开行一方面可以以商业性的名义开拓业务,另一方面以服务国家战略的名义,享受政策优惠的政策性制度优势,一旦面临风险损失,又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名,让国家与全体纳税人买单。

目前国开行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其贷款账面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让世界银行(World Bank)相形见绌。国开行将上千亿美元的贷款发放到从委内瑞拉到缅甸的世界各地。但其发放给国内客户的贷款远远超过其国际客户的,占其总贷款金额的四分之三。

国开行背后现中共权贵身影

大陆的商业银行受中共的央行和银监会监管,但就国开行而言,央行、财政部和国务院都有发言权。而且国开行的大部分放贷都是由国务院和发改委决定的,这表明国开行不单单是一个银行那么简单,其背后涉及利益输送问题。

比如中共原党魁江泽民的孙子江志成是私募基金博裕资本的合伙人之一,2012年博裕投资与国开行、中投、中信这些中共官方金融机构,收购了阿里巴巴集团的部分股份。

2013年4月15日,长期担任开发银行董事长的陈元离职。他的父亲是中共八大老之一的陈云,陈元的“太子党”身份曾给该银行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影响力。

中共权贵集中垄断最赚钱的金融领域,一直令业界和媒体侧目。除了国开行,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之子刘乐飞则负责中信集团下的基金操作。目前,中国政治、经济的动荡,使中共官场也出现一片“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末日景象,资金、贪官外逃现象越发严重,各自正为自己准备后路。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任重】银行现钱荒 挤兑为期不远
【杨宁】美国退出QE 中国房产泡沫破灭进行式
新兴市场货币大跌 钱荒金融风险致人民币吹胀
央行放水钱荒仍未解 各集团博弈呈胶着状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