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旭:三星问鼎巅峰之路(2)

人气 35
标签: ,

【大纪元2014年08月15日讯】第三章 无处不在的危机感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乃至理名言。三星公司深谙中国的古代哲学,其“危机经营”可以说把孟子的这句话诠释的淋漓尽致。提到三星的“危机经营”,我们先从一个故事开始展开。

我认识一个三星公司的常务,常务这个职位在三星公司就已经是很高的职位了,位置在大家熟知的韩国企业里的部长之上。在韩国公司里面工作的职员大致分为两种:正式职员和合同工,正式职员工作稳定收入高,合同工则完全相反。一个人在三星里做到了常务的级别,我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是公司的正式职员了。一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问这位三星的常务在三星工作的压力大不大,他的回答着实让我吃惊不小。他说:“我就是一个临时工,合同一年一签,做不好年底就要失业了。你想压力能不大吗?”“您做到这个级别怎么还是合同工?不可能吧?”我反问到。

在他的讲解下我明白了,原来在三星公司,低于常务级别的次长、部长等大多都是正式职员,工作相对稳定,但是高层主管人员都是合同工,而且都是一年一签,但是这些人的年薪和待遇都是非常好的,不过如果一年之内没有什么绩效很有可能就要被炒鱿鱼了。听了这些我接着问:“如果您和您的老板相处的关系非常好,就算是偶尔一段时间没有绩效,出于情面,你的上级也不好辞退你啊?”他回答说:“三星可没有这些,三星的规章制度是很无情的,年初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绩效目标,年底人事部会根据我们的绩效来做出人事意见,如果计划完成的不理想,人事部的意见是这个人应该被辞退,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老板也是不敢轻易驳回的。”就是说三星是有一套完整的权力制约机构和游戏规则的,不按照游戏规则走,再高级的主管恐怕都要官位难保。

从这个故事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处于三星最高位置的这些主管,一边是丰厚的待遇,一边是一年一签的合同,面对这一切这些人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不管三星本身的经营状况的如何,这些人必然都是时刻充满危机感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三星的这些高级主管们心里充满了危机感,他们会让他们的下属安安心心的过舒服日子吗?显然不可能,他们一定会把这些危机感传递给他们的下属,也就说是整个三星没有人可以逃脱这种无处不在的压力。

在国内的时候,我曾经在三星的一家研发中心工作过两年,我记得那段时间,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李健熙的电子邮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邮件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中心议题却是惊人的相似,那就是先讲一下当下电子行业的形势,然后不停的灌输给大家一个资讯:三星现在处在危机当中,我们必须想办法变化、革新,邮件内容万变不离两个字:危机。

三星公司的这种危机经营学的出处就是李健熙本人,李健熙在任何时候都不忘强调危机。在三星业绩达到历史最高点的2013年,三星“新经营”整整实践了二十年,本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年份,但是李健熙完成了在国外的度假回国后,在机场简短的谈话中还是不忘谈危机。到了2014,三星的危机论就更加明显了,三星方面不停的说现在三星大部分的利润都是来自于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是目前这个市场正在趋于饱和,三星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是目前三星反复提到的事情。从第二季度三星在全球的表现来看,三星目前确确实实遇到了危机。

有很多人说赚钱赚的盆满钵满的三星是在小题大做,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三星的做法确实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李健熙说:危机总是在你自认为了不起的时候出现。这样的真实例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去年被微软收购的诺基亚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曾经在手机领域看起来丝毫不可撼动的霸主,因为傲慢而无视智能手机的兴起,结果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变得一败涂地,这就是目前国际企业面临的现实,不能时刻警惕危机从而做出变化,那大厦轰塌也不过就是一两年的事情。

一个能够长期快速发展的企业必然是时时不忘危机,并且能快速有效的战胜一个个实际的或是潜在危机的企业。如果说一个企业在当下的国际环境里没有感觉到危机,或者企业员工基本没什么危机感、紧迫感,那这个企业很有可能马上就要面临困境,除非这个企业不在乎利润,投资方不在乎股价、市值,员工不在乎薪资,但是怎么会有这样的企业呢?

第四章 令人敬畏的执行力

在三星工作的两年里,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正好临近世界杯,因为在大的赛事之前,很多家庭会更换家里的视频设备,所以公司决定在世界杯开始之前推出几款电视机。当时公司高层对这几款电视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剩下的研发时间已经非常短了。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当时就觉得公司的决定很不现实,很多中国员工和我的想法都差不多,因此大家多少都有一些抵触情绪,但是公司的韩国员工和我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他们的逻辑就是没有做怎么知道不行。

后面的日子里可以说过的非常的辛苦,为了抢时间,我们加班加点甚至熬夜苦战,外观、电路、软体、面板、包装、品质控制等不同部门的员工通力协作,最终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把产品推出来了。公司高层看到这个结果以后,除了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以外,同时得出了一个十分雷人的结论:产品的研发时间原来可以被缩减到这种程度,下面的工作可以尝试进一步缩短研发周期。看到这个故事,或许很多读者会觉得三星这个公司太苛刻了,当然这是一个方面,但是我想要强调的是故事中体现出来的三星公司的执行力。

什么叫执行力?很多人或许会说执行力就是一个公司快速实施公司决策的能力。以我在三星公司工作的经验来看,执行力的精髓并非很多人认为的表面的执行力度,而是公司员工对于高层决策的执行态度。如果公司员工没有好的执行心态,再好的工作能力也会被大打折扣。三星公司的韩国员工对于上级的指令很少有不满、反抗等消极态度,他们的心里常常就是两个字:执行,不管上级的决策看起来是多么的不现实。我在三星公司工作的时候,对于上级的一些指令常常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很气愤亦或很可笑,但是我看到韩国员工从来都是积极执行,或许在他们的内心也有不满,但是起码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他们的原则就是尽力去做,他们的说法就是尽力了没做到要比没做就开始抱怨强好多倍。

李健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天才养活一百万人。大多数人看到这句话都是从人才的重要性的角度来解读的。其实李健熙说出这样一句话应该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天才的视野和思维能力是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几乎是不会出现错误的,在高层决策层中的天才人物发出指令以后,下面的人去执行就完了,你不要怀疑这种指令的对与错以及可操作性,基层员工能做的就是如何把高层的决策指令实践好。在李健熙统帅三星的二十几年里,三星管理团队做出了非常多的在当时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决策,但是事实证明这些决策在后来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很典型的一项决策就是:在全球的高科技企业都在强调细化分工、鄙视什么都自己做的大背景下,三星依旧大包大揽什么都搞。到了电子领域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我们看到了三星当时的决策是多么的正确。话说的简单一些,就算是没有任何企业和三星合作,三星关起门来自己就可以完成产品周期的回圈。台积电的晶圆代工再厉害,苹果不给它订单,它的收入就会大幅回落,苹果再厉害,三星、LG不给它提供关键零元件,苹果的手机就会暂时无法出货。那有人或许会说,三星手机的软体不也完全是靠谷歌吗?说的没错,但是其实三星的高层早就做出决策要做自己的软体系统,搭载三星自主研发的Tizen系统的产品已经问世了,不过Tizen前面的路注定是不平坦的。

二十几年来,三星高层做出的很多决策在后来都被证明都是非常正确的,这些决策帮助三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所以在三星员工的心里,公司高层指令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要怀疑执行就好了,员工的才智就体现在如何把这些决策快速、优质的执行好上面。

2007年当苹果的Iphone问世的时候,全球所有的手机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大品牌在强大的苹果面前轰然倒塌,当时三星虽然也是被打的头破血流,但是三星没有倒下,在滞后苹果整整一年的不利条件下一路追赶,最终超越了苹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这些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

在三星工作了两年以后,我也渐渐的熟悉并适应了这种无条件执行的企业文化。接到一个任务以后,不管心里多么不愿意干,我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工作可不可以不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必须去执行的话,过多的抱怨、懈怠只会让自己处于极端被动的局面,既然一定要做,那就踏踏实实的好好做。渐渐的,我发现其实很多在以前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一些指令,都是有可操作性的,很多心中的不满与抱怨大多源于自己的惰性以及对于个人利益的考量。在三星工作的日子里,我真切的感受到其实每个人的个人潜力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摆不正心态,结果大大降低了自己的执行效率。

很多中国人说三星公司很了不起,说这些韩国人真厉害,以我对韩国人的了解,其实韩国人的智商真的不如中国人,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就做不出三星这样的企业呢?深入探讨的话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很多华人在面对决策的时候总是有着太多自己的想法,太多的主观判断,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加进执行环节,甚至想要改变高层的决策,这样就使得中国人的智慧最终变成了障碍执行的绊脚石。我这里不是鼓励大家愚忠般的什么也不想的听什么就做什么,快速高质的执行高层决策,固然有效果极差的时候,不过也绝对有很成功的时刻,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常年的对于高层决策指令消极甚至反对,那这个企业最终将是一事无成,尽管这个企业里面或许有着很多看似优秀的个体。(未完)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韩国三星正面临创社以来最大危机
苹果危机 股价、市场地位双双动摇
三星推出GalaxyS4 苹果谷歌危机感渐浮现
三星打造500公顷花海  欢迎认养当主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