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奇女子上清 忍辱负重 感恩护主洗冤屈

唐德宗贞元壬申岁(公元792年)春季三月,丞相窦参住在光福里的府第中。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散步到庭院中,有个平日宠爱的婢子上清对他说:“ 我现在要告诉您件事,必须到堂前才敢说出来。”窦参急忙上堂,上清道:“院内树上有人,我怕您受惊吓,请您谨慎回避。”

窦参说:“陆贽早就想夺取我的权位,现在有人藏在庭院树上,肯定是他派来的人,这是我的灾祸要临头了。这件事无论是否对皇上奏明都要遭殃,定会被放逐而死在途中。你是同辈中不可多得的人,等我身死家破之后,你肯定会成为皇宫的女婢。到时圣上如果问起我的事,你要好好为我解释。”

上清哭着说:“若真如此,我一定不计生死而为之。”窦参走下台阶来大声喊道:“树上的人该是陆贽指使你来的吧!若能保全老夫的性命,定当厚报。”树上人应声而下,乃是一个身穿粗布丧服的人。他说:“我家老人去世,因家贫无法办理葬礼。我知道相爷向来诚心接济别人,所以乘夜而来,希望相爷不要见怪。”

窦参说道:“我家倾其所有,不过是堂封丝绢一千匹而已,正打算用它修造自己的庙堂,今天就赠给你吧!”身穿丧服的人施礼致谢,窦参也以礼回敬。此人又说:“我就要告辞相爷了,请让家人拿着所赠的丝绢扔到墙外,我先到外面大街上等着。”窦参照他的请求,命令仆人把绢扔到外面,并侦查到此人已经离去好长时间,自己才敢进屋就寝。

第二天上朝后,京城巡督长官奏明相府夜间发生的事情,窦参接着也如实奏上。德宗听后厉声说道:“你竟勾通藩镇节将,蓄养侠士刺客!你已身居宰相高位还想要求什么!”

窦参连连叩头道:“臣起自刀笔小吏,如今官位已经极为尊贵,这都是陛下奖掖栽培的结果,实在不是借助别人。现在不幸出现此事,恐怕是仇家故意陷害。陛下对此震怒,为臣实在罪该万死!”

德宗于是降旨,令窦参暂且回府听候处理。一个月后,德宗将窦参贬为湖南郴州别驾。恰好宣武节度使刘士宁与郴州节度使通好,奉命巡察各道廉访使,便奏请圣上,叙说窦参无辜。

德宗看了说:“窦参交结藩镇、这奏章就正好是个证明。”于是再降严旨,将窦参流放到更边远的骧州,并下令没收窦参的全部家产。这还不算,接着德宗又下诏、命令窦参自杀。

上清的命运正如那夜窦参所说,被当为官婢收入宫中,由于上清善于答对,又有一手煎茶的好手艺,不过几年工夫,就被提拔到皇帝身边侍候。

一天,德宗对上清说:“官里人数不少就你最懂事,你是从哪里来的呀?”上清回答道:“奴婢原是前任相国窦参家的婢女,窦夫人早亡,就收奴婢为妾。后来窦家被查抄,奴婢有幸纳入宫中得以瞻仰圣上,真像一步登天。”

德宗说:“窦参不仅蓄养刺客还心怀叵测,并大肆侵贪府库钱财。当时收纳他的家产中,就有很多官府银器。”

上清流着泪申辩道:“窦参从御史中丞做到度支、户部、盐铁三使,一直到身居相位,前后历时六年,每月俸银几十万,还经常得到圣上的赏赐,这就是在郴州抄检窦家时解回京城的银子,其实都是出于圣上恩赐。

当时部里收点财物时,奴婢也在郴州,亲眼看到州县官员如何禀承陆贽的旨意,把银物上原来打的字样刮掉,而解押上京的银器还重新刻成藩镇的官衔名号,伪造成赃物对窦参横加诬陷,奴婢恳求陛下派官员查验,便可知所言属实。”

德宗果然下诏,令取查抄窦参入库银器复验,结果真如上清所说,原来的印记、标志被刮掉,然后重新打上藩镇名号,当时已是贞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96年。

德宗又问上清:“蓄养刺客又是怎么回事呢?”上清说:“其实根本没有这件事,全是陆贽派人所为,就是要陷害窦参以谋夺相位。”

德宗听完怒气冲冲地骂道:“陆贽这个狗东西,是我将他的青衫换成紫袍重用他,还经常亲切地称他为‘陆九’。我任用窦参为相,才觉得称心满意,不料他却施毒计,害得我错杀良臣。现在陆贽做了相国大权在握,遇事却软弱得连泥团都不如。”就这样,德宗下令给窦参平反昭雪。

从此,陆贽失去德宗的宠信,于是被贬谪出京不准回朝。而上清则得到皇帝特诏被度为女道士,最后又嫁给了金忠义为妻。

一桩案子就这样轻轻了结了,由于陆贽的门生多是达官显贵,人们不敢传说,因此得知内情的人不多。@*

资料来源:唐.柳珵《上清传》

责任编辑:吴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