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郭台铭前进印度 规划12据点百万就业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10日报导】(中央社台北10日电)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印度创造100万个技术员工就业机会,并计划在印度设立10到12个制造据点。

郭台铭7月8日率团抵达印度访问考察,期间接受印度新德里媒体NDTV Gadgets采访。

郭台铭说,他已准备好,要协助印度打造成为对制造友善的市场。他预期到2020年之前,将在印度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甚至有可能更多。这些就业机会是以技术员工和工程师为主。

报导指出,郭台铭计划在印度乡村地区建立10个到12个生产据点,透过基础建设和就业机会,协助乡村地区转型。

鸿海在印度已有制造生产的经验,10年前旗下富智康(FIH Mobile Limited)在清奈(Chennai)设厂。郭台铭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表示,“情况有点复杂,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这与当时政治情况有关。”

郭台铭指出,他感觉当时印度政府对于制造的支持度不够,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加速推动发展,他喜欢现在印度政府推动“来印度制造” (Make In India)和Skill India的目标。

郭台铭表示,现在印度地方政府态度友善许多了,他跟印度3个地方首长会面,这些首长对于鸿海在地方设厂,态度相当热切,这和10年前的态度并不一样。

报导指出,印度成长显着的网路产业,也让郭台铭对于投资印度深具信心。

郭台铭说,印度的网际网路内容规模不断成长,印度网路创业家都是聪明才智之士,他们创造许多商机,但他们更需要硬体的支援。

郭台铭指出,与哪些品牌大厂合作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印度制造有意义的产品。鸿海计划与印度当地品牌协力合作,协助在当地设计制造,让印度品牌可以外销。

报导指出,要达到“来印度制造”的目标,郭台铭不讳言表示,还有许多瓶颈尚待克服。

郭台铭指出,印度的基础建设仍有很大的局限。电力稳定供应也是很大的问题。电力、水力和熟练技术工人,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课题。此外,印度地方政府不同的税制,也需一一因应。

郭台铭说,他还没有决定要先在印度哪个地方投资。

谈到印度政府的支持,郭台铭认为,印度政府对于地方企业的支持还不够,印度应该积极支持具有创意的本土新创企业。

郭台铭以中国大陆的BAT集团–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和腾讯(Tencent)为例,指出印度虽有电子商务产业,但缺乏类似中国大陆BAT集团的同等企业规模。印度在3G和4G的布建速度,也有很大成长空间。

郭台铭也向印度媒体提问,不解为何印度市场对外如此开放。他说,印度的年轻世代喜欢用脸书(Facebook)与 WhatsApp,政府与年轻世代应该要大力支持印度本土通讯软体Hike。

他认为,印度应该思考扶持自己本土类似于中国大陆BAT的企业,也可以思考西方企业如何对“来印度制造”做出贡献。

报导指出,鸿海积极布局互联网+领域,为与印度当地合作伙伴建立紧密关系,郭台铭计划在印度德里(Delhi)、孟买(Mumbai)、班加罗尔(Bengaluru)以及海得拉巴(Hyderabad),设立育成中心,希望与印度政府携手协助印度企业成长茁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