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遗孤:永记抗日将士恩情

人气 25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7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

“我的父亲1937年支援保卫上海四行仓库时阵亡,他的唯一遗物,是一片写了姓名和军籍、带着血迹和弹孔的胸符。那时我才4岁,刚会走路。”
——向厚禄
—————————————–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以士兵失踪为籍口发起“芦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侵略,揭开了8年抗日战争的序幕。近日,纽约中华公所举办“纽约全侨纪念中华民国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会,深切怀念那段“创巨痛深,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同学会北美分会会长、现住新泽西的向厚禄回忆道,他父亲是湖南的外科医生,抗战爆发后,响应政府号召奔赴前线,淞沪会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奉命赶往上海支援四行仓库保卫战,部队行军至无锡时,与日军发生遭遇战,他的父亲不幸牺牲。   

向厚禄的母亲在医院当护士长,每当有空袭警报,她就带着年幼的儿子,到被日军炸毁的房屋里去抢救难童,送到战时儿童保育院教养。“我们常看到缺手断脚,满身鲜血哭喊爹娘的孩子。妈妈一手牵着我,一手抱着受伤的难童,孩子的血流到妈妈身上,再滴到我头上。”向厚禄眼含泪水说,看着重伤的军人躺在地上喊着自己父亲、母亲和儿女的姓名,那种无助的痛苦,让他永远无法忘怀。
  
1938年,在宋美龄的奔走呼号下,全国各地成立保育院,专门收留在战争中失去家庭的儿童,全国共有三万多孤儿被抢救下来。向厚禄跟随母亲也到了湖南的一所保育院。失去父母的孤儿难童,外人难以体会他们的痛苦:“有时上课好好的,突然就有儿童跳出来要找父母,有的半夜哭闹着要找父母。”
  
抗战胜利后,宋美龄提出将这些战区的流亡儿童、孤儿送到后方培养,作为将来复国的栋梁。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成立,由国民政府负责起这些烈士遗孤的生活和教养,蒋介石担任校长,宋美龄为主席校董,时常到学校看望孩子们、督导管理,与学生们情同父母。向厚禄进入遗族学校学习,当时是1947年,向厚禄14岁。他至今将“蒋妈妈”的慈爱与养育之恩至今铭记在心。   

1949年,向厚禄随着遗族学校的师生一起去了台湾,却与母亲相隔海峡两岸,通讯隔绝。为了寻找母亲,向厚禄后来克服重重困难,获得美国留学签证,在一艘淘汰的运矿渣的破旧轮船中,颠簸了两个月后,来到美国,并在27岁、与母亲分离13年后,与母亲在美国团聚。
  
今年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向厚禄感慨万分,他希望年轻一代深入了解过去建国的艰难历史,“今天国家的强盛和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恩德所在,大家应该永远牢记在心。”

责任编辑:思游

相关新闻
全美首个海滨食品卡车停车场开业
国庆日晚一女孩在家中被流弹击中
新州9岁男孩钓到600磅大鱼
新泽西州11位最富有的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