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活

宋代工艺台湾重现 天目茶碗幽远朴拙

【大纪元2015年07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木叶天目”自宋代后,工艺技术一度失传。莺歌陶艺家靖翁在台中大墩中心展出系列天目茶碗创作,每件作品在意境幽远中,隐含拙朴妙趣;以台湾的泥土、树叶,重现宋朝工艺精品,多次婉拒大陆延揽,他说,“多年钻研的成果,木叶天目是属于台湾的资产,不愿看到大陆习得技术,反以量产销台。”

陶艺家靖翁本名陈木泉,自小热爱绘画,1975年接触陶瓷后,深深着迷于釉药的变化丰富多样;他曾经历各种陶瓷工厂实地操作,从炼土、拉坏、刻画、釉药配置、烧窑等一系列制程的磨练,打下了深厚的陶瓷制作基本功。

天目釉自宋朝因战乱失传后,60年前日本专家从宋朝文献找到配方,使天目釉再度重现,但是日本方面认为不精致,于是公开配方,想寻得能够重制的创作者。

最初以创作原住民陶艺为主的陈木泉,一次赴日本参展,在观赏茶碗展后,便埋首研究天目釉。经过5个多月研究,50件进窑作品大概只有1、2件可用,成功率低于2%,“失败了就再做,因为我想重现最初天目釉的感觉”。

靖翁“木叶天目茶碗”系列,叶片多取自台湾构木,也是原民常用的生活素材;烧制过程是将真实叶子不做任何特殊处理,直接烧制在茶碗里,温度一但没掌握好,叶子就不会成形落碗,反而碳化消失,因此烧制困难度相当高。

陈木泉烧制素材全取自台湾本土,他走访宜兰,或在台北市区工地中寻宝,也走访屏东泥火山,或到开凿山洞前等待;有趣的是,取自台湾南北各地的泥土,烧制后的色泽,不仅各异其趣,甚至呈现出“北蓝、南绿”的特性,让人不觉莞尔。

成功创作出天目茶碗后,日本随即派人来台洽谈合作,大陆更高薪想延揽陈木泉入籍,但他说,“我是用台湾的泥土、树叶跟枯枝创作,这是台湾的东西。”同时更深谋远虑认为,“我研发多年的技术,一旦大陆方面取得后,就能以量产,反过来销台湾,我不愿看到这样。”并表示,属于台湾的天目茶碗,希望能结合台湾的好茶,推动属于台湾的茶道文化。

责任编辑:罗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