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宋代工藝台灣重現 天目茶碗幽遠樸拙

【大紀元2015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木葉天目」自宋代後,工藝技術一度失傳。鶯歌陶藝家靖翁在台中大墩中心展出系列天目茶碗創作,每件作品在意境幽遠中,隱含拙樸妙趣;以台灣的泥土、樹葉,重現宋朝工藝精品,多次婉拒大陸延攬,他說,「多年鑽研的成果,木葉天目是屬於台灣的資產,不願看到大陸習得技術,反以量產銷台。」

陶藝家靖翁本名陳木泉,自小熱愛繪畫,1975年接觸陶瓷後,深深著迷於釉藥的變化豐富多樣;他曾經歷各種陶瓷工廠實地操作,從煉土、拉坏、刻畫、釉藥配置、燒窯等一系列製程的磨練,打下了深厚的陶瓷製作基本功。

天目釉自宋朝因戰亂失傳後,60年前日本專家從宋朝文獻找到配方,使天目釉再度重現,但是日本方面認為不精緻,於是公開配方,想尋得能夠重製的創作者。

最初以創作原住民陶藝為主的陳木泉,一次赴日本參展,在觀賞茶碗展後,便埋首研究天目釉。經過5個多月研究,50件進窯作品大概只有1、2件可用,成功率低於2%,「失敗了就再做,因為我想重現最初天目釉的感覺」。

靖翁「木葉天目茶碗」系列,葉片多取自台灣構木,也是原民常用的生活素材;燒製過程是將真實葉子不做任何特殊處理,直接燒製在茶碗裡,溫度一但沒掌握好,葉子就不會成形落碗,反而碳化消失,因此燒製困難度相當高。

陳木泉燒製素材全取自台灣本土,他走訪宜蘭,或在台北市區工地中尋寶,也走訪屏東泥火山,或到開鑿山洞前等待;有趣的是,取自台灣南北各地的泥土,燒製後的色澤,不僅各異其趣,甚至呈現出「北藍、南綠」的特性,讓人不覺莞爾。

成功創作出天目茶碗後,日本隨即派人來台洽談合作,大陸更高薪想延攬陳木泉入籍,但他說,「我是用台灣的泥土、樹葉跟枯枝創作,這是台灣的東西。」同時更深謀遠慮認為,「我研發多年的技術,一旦大陸方面取得後,就能以量產,反過來銷台灣,我不願看到這樣。」並表示,屬於台灣的天目茶碗,希望能結合台灣的好茶,推動屬於台灣的茶道文化。

責任編輯:羅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