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宜兰旧城美食行旅 品尝传统料理

【大纪元2015年08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月琴台湾宜兰报导)村落美学在宜兰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要让大家从食衣住用出发品味宜兰。8月22日上午策展人庄文生以乡土实察行脚方式,以宜兰旧城传统小吃为主轴,解说导览宜兰旧城传统聚落、传统市集与旧城文化历史空间,中午“吃办桌”、“说菜”,讲述宜兰饮食文化。“用味道去记忆城市”让人印象深刻,今天的美食以宜兰传统料理为主,在一阵阵的风雨中,跟随庄文生老师穿梭于旧城的巷弄庙宇间, 探访旧城之美后回到渡小月餐厅,听庄文生老师、国宴大厨陈兆麟师傅说宜兰传统菜肴美食。

原定30人,想不到很快就爆满,更有揪团来报名的,是日出发达40人。一行人约9点在兰城新月榕树下集合后,大家随着庄老师的步伐在宜兰穿街走巷,若不是他,有些地方还真的走不到。在一阵阵风雨中走踏了打铁街(武营街)、文昌庙、行经台湾民俗文化街(城隍街)、城隍庙、杨英风故居、进士第等。有学员说,他在新民社区发展协会跳了好一阵子舞,却从来不知道这原是当铺所在,有着铜墙铁壁呢!

庄文生老师说,宜兰特别喜欢吃羹汤,如米粉羹、肉羹、鱿鱼羹等,除了跟宜兰的湿冷气候有关,羹较能保暖,且有饱足感。陈兆麟师傅会做120道传统菜肴,有些菜工法繁复,很多菜已经吃不到了!今天先说每道菜的作法缘由,像宜兰传统小吃 "糕渣",不要看它不冒烟,但你吃下去,吞、吞不进去,吐,吐不出来。"糕渣"一向被用来形容宜兰人的性格,早期宜兰乡下的农村,利用蒸完鸡肉的汤来制作这道小吃,先把鸡肉、猪肉、虾仁剁成泥之后加入熬煮五、六个小时的鸡高汤拌煮成浆,经搅拌冷却之后再沾太白粉下去油炸,刚炸好时相当烫口,其外冷内热的口感常被比喻为宜兰人的性格,看似冷却,内心却是热情十足。庄老师说这一桌有2万元的价值,我们今天真的是赚到了!

杨英风故居。(谢月琴/大纪元)
打铁街(武营街)。(谢月琴/大纪元)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