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中国人对经济前景乐观基于什么?

人气 529

【大纪元2016年01月14日讯】2015辞旧迎新之际,美国盖洛普公司发布了一项针对各国民众是否对自己国家的经济前景表示乐观的调查。在来自68个国家的66040名受访者中,45%的民众对未来2016年本国的经济状况持乐观看法,而22%的人则认为情况会更糟。相比这一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民众所呈现出的乐观态度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65%的中国人表达了乐观态度,76%的中国民众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至于感到悲观的人数,却只有11%。因此,中国被评为二十国集团(繁荣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民众对未来经济最有信心的国家。

与中国对比鲜明的,是“最为发达的G7集团”。从表示乐观的民众平均占比为18%,表示悲观的却占到34%的数据中,我们似乎就可得出“富裕的国家对本国经济普遍缺乏信心”的结论。对于这种穷与富之间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或许有不少人会觉得,这不过只是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的市场相对饱和”、“没有发展空间”、“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的弊端开始显现”、“民主制度对经济的不良影响”等这些长久以来在人们的头上被“政治宣传”套上的“紧箍咒”,此刻便再次发挥效应。在很多人看来,身处在充分享有人权以及社会福利的富裕国家中的民众,他们会对未来普遍感到悲观,或许是基于“福享到头了”的现实。

然而,这个看似被形成了共识的逻辑却似乎在抹杀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这里的“福享到头了”到底指向的是多么惨烈的境遇,相信身处在不同体制、不同环境中的民众定然会有不一样的解读。一则曾在美国社会真实上演的“政治事件”似乎能给我们一些提示。

多年前,美国新泽西州政府因未能及时解决“45亿美元财政赤字”的问题而一度导致众多部门“暂停歇业”。尽管“45亿美元”这一数字听来让人咂舌,但实际上当时的州长只提出让消费税仅从6%提高到7%,即“每个家庭平均一年多开支275美元左右”。按照当年的美国人均月收入3694美元(即人均年收入44328美元)来算,这275美元不过就是“九牛一毛”。值得一提的是反对提高哪怕是百分之一税收的美国议会,由于这一机构实实在在发挥着审查、质疑政府的作用,因此使得美国一个家庭每年多支付275美元,成为了能让政府“停摆”的大事。

显然,多支付275美元不会让美国人民拥有“福享到头了”的感觉,但美国政府“暂停歇业”却能让不了解民主体制的中国人产生“美国上空乌云压顶”的错觉。事实上,美国议会之所以能代表人民提出异议、甚至反对,正是由于那里的人民可以无需掩饰的表达某种出于担忧、谨慎的悲观情绪,而这样的悲观说到底是要警醒拥有权力的政府,应该最大限度的接受来自民众的质疑以及代表民意的机构的审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悲观是提出质疑以及随时激活审查机制的源动力,也是一种基于思考与切实行动所形成的理性认知。

相比之下,中国人在表达乐观之前,既缺乏深入的思考、又无法在思考之后有所作为,那么这样的乐观只能说是一种面子效应、一种基于盲目的民族自豪感而形成的自以为是。就好像目睹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便会欣喜的认为自己正是拥有这些高楼的地产界精英;就好像一听到“中国的GDP历史上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便会忽略全部、只沉浸在“第一”、“第二”的名词中激动不已。

若仅凭着第一次超越日本的GDP数值,就能让中国人忘我的乐观一把,那便只能说明中国人还不够谦虚。在谈及被中国“超越”的日本时,一篇网文如是指出,日本是一个不接受赞美的民族。作为对欧美专家出版了一本《日本第一》的回应,日本的影视界、出版界竞相推出了《日本沉没》、《日本即将崩溃》、《日本的危机》、《日本的挑战》、《日本的劣势》等一系列忧患、反省之作。

尽管世界不时投来“严谨精细”、“积极认真”、“低调顽强”的赞许目光,然而日本似乎一直在“竭力以低调和不事张扬的面貌出现”,“无论是在制造业、科技领域,还是金融业,都主动放弃了许多世界第一的称号,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如今的日本在经历了大地震、大海啸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却仍能使自己的国民保持在“世界最高品质生活”的状态之中。

由此可见,悲观并不意味着真会拥有一个悲惨的未来,相反,乐观也不意味着真能如愿迎来光明的前景。关键是向外界表达着内心的所感所愿时,我们仍不该忘记,基于对事实的了解以及理性的判断、谦卑的态度,才是中国人真正能迎接美好未来的良机。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专家分析:2016中国经济需5.7万亿美元投入
经济增长放缓 中共面临日益艰难的选择
刘孟奇:被悲观预期熔断的“熔断机制”
华尔街明星分析师:中国经济模式恐无以为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