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由上海出现的“分享冰箱”说起

人气 453

【大纪元2016年10月16日讯】几天前,被贴上了“公益”标签的“分享冰箱”在上海普陀区的某社区活动中心首次亮相。“分享冰箱”的发起者是一家名为“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的民间环保组织。该组织的一位项目总监在介绍“分享冰箱”时表示,“我们从农场、食品制造商、食品零售商以及个人那里募集即将被丢弃的余量食物,采用专业的运输、分类、存储,并通过社区和慈善组织把它们捐赠给弱势群体”,“目地就是抢救那些可能会被浪费的食物,并将它们提供给有需要的人”。

从话语中提到的“募集”、“捐赠”、“弱势群体”、“抢救”、“浪费”、“有需要的人”这些关键词来看,这一环保组织所提倡的基本理念是值得点赞的。然而,针对该项目所提供的物资是“食品”而言,我们就得重新审视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对于商家来说,是否会有长期销售不了的余量食物?要知道,不管是农场、生产商,还是零售商,每年、甚至是每季度,都会有按订单来运营的生产以及销售计划。作为工厂,不可能盲目生产;作为超市、商店,也不至于重复购买那些总是卖不完的食品。因此,该项目若想要源源不断的募集到食物,来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有关这个问题,该社区所在居委会书记是这样表示的:“会与捐赠企业合作,不断完善食物的供给”,“现在我们会一周1-2次在晚上10点去企业自行取食物”。听起来好像是没有后顾之忧了,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在这番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公益事业中,是否存在着企业出于忌惮、而非主观自愿的被逼捐、强捐的行为?毕竟,对于一家生产企业来说,每周都必须有“剩余”的食物可供捐赠,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如果说这些企业的捐赠,只是碍于政府的“要求”或出于利益的考量,从而去刻意增加产量,那么所做的公益、慈善,也就毫无意义可言了。

另一方面,媒体却有报道指出,“分享冰箱”里的食物“都是由附近超市、饭店提供的,临近保质期、可能会被丢弃的食物”。也就是说,为了避免浪费,只有超市、饭店这类需要保证食材新鲜的商家,才会有必要将剩余的食物送给需要的人。事实上,这也正是最早在国外颇受欢迎的“分享冰箱”的本来面目。既然如此,那么最省时、省力、省心的办法就是直接在超市或饭店门口放上一个“分享冰箱”,有需要的人自然会去拿。如此,根本无需第三方大张旗鼓的进行募集、捐赠,更无需上升到慈善、公益的高度。

可见,在这种赠予双方直接就能面对面完成的捐赠事宜上,居委会以及公益组织的出现究有多么怪诞和突兀。而对于“食物”这种捐赠物资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来源上,更重要的是,还存在着安全问题。“分享冰箱”在中国出现之后,立即就有媒体人撰文疾呼,“这些‘分享’的食品,大多是即将过期的,虽然暂时没有过期,但如果领取的人拿回家后没有及时吃掉,一旦在过期后吃,吃出了问题,怎么办?这个责任谁负?”这种担心不无道理。长久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本就在中国大陆饱受诟病。而对于那些已经快要过期、准备免费赠予的食物,政府是否会加强监管、更加留意?想必大家都不会太乐观。

退一万步,假如真有厂商愿意赞助“弱势群体”,也不用担心食品的安全问题,那么这样的“分享冰箱”所面向的人群,又是否应该从城市深入到农村,从社区走向街头呢?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吃不饱、穿不暖的“弱势群体”,真的会存在于繁华都市的高楼之中吗?

在物价高涨的现实生活中,就连拿着退休金的大爷、大妈都会乐此不疲的去超市抢购打折食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反映,一旦供应免费的食物,就会被一抢而空。更何况是那些明明穷的揭不开锅却申领不到低保的困难户,明明辛苦工作了一年却拿不到工资的农民工,明明流落街头却无人救助的拾荒者,以及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过亿的“贫困人口”。对于这样一个放眼望去看不到头的庞大群体,别说在保质期内的食物,就算是捐给他们过了期的食物,那也如雪中送炭一般,能解燃眉之急。

若深究起来,保障这些人有饭吃,不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吗?而如今,面对着仍然食不果腹的他们,政府所要做的并不是什么公益秀、慈善秀,而应该脚踏实地的履行“为生民立命”的职责与使命,尽到“人民公仆”应尽的义务与本分。比如说,扶贫款是否发放到位、低保的申领对像是否真是穷人、救助站是否真在实施救助?如果连该做的都没做好,又如何开展公益?如果不能雪中送炭,又何谈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翊凡金公司赠高市府万斤米救济贫困家庭
宜兰孝威国小学生赠米  救济贫困家庭
另类消防节捐白米救济贫困市民
报告称大陆慈善组织透明度及格率仅8.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