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文苑逸事:讽“铸大钱”

中国画(fotolia)

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宰相蔡京向皇帝提出一项“铸大钱”的办法,就是铸造一种大钱,一个顶十个小钱用,以此来填补国库的空乏。

有一次宫里举行宴会,优人(演剧人)编演了一出“铸大钱”的小杂剧。开场后,扮演卖浆子的人挑担上场,叫卖:“浆子热乎哟,一文钱一碗啦!”扮演喝浆子的人上场了。他要了两碗喝完以后,拿出一个大钱给卖浆子的。卖浆子的人,因为刚刚上市,还没有零钱找给他,只得说:“对不起,现在还没小钱找给你,若不然,你就再多喝几碗吧!”说着,又打上两碗。卖浆子的人,一看还是没法找钱,就索性把一叠子碗,都端出来,那个人一连喝了七八碗,肚子都喝得膨膨的了。

他支着大肚子站起来说:“假使相公要铸一个大钱顶一百个小钱,我可怎么办呀!恐怕很多人都要被胀死了吧!”

宋徽宗看了这个杂剧,觉得优人的意见是对的,于是就停止了“铸大钱”。(据清代《渊鉴类涵》)@*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