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经典名作中的秘密】举头望见故乡

力士脱靴,贵妃研墨。清代版画。(公有领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脍炙人口的诗篇,也是飘荡不羁的诗仙少数提及故乡的作品之一。

然而诗仙所怀想的故乡,究在何方呢?是否真如世人想像?

李白出生于四川省青莲乡,这是一个充满神仙气息的地方,李白也自封青莲居士,这称号透露了他对于高逸出尘的向往。

蜀山,本就是道教的发源地,在云雾迷漫的深山里,处处皆是修炼的传说与故事。据李白自己诗中所言,他“五岁诵六甲”、“十岁通诗书、观百家”、“十五好剑术”,十八岁至戴天山读书,之后便开始了修道的生活,跟着逸人东岩子隐居岷山,曾经好几年都不涉红尘。

清 余集〈梅下赏月〉。(公有领域)

李白应是深具仙根的,据《李太白全集》里记载,他与东岩子在山中养了一千多只珍禽,并能召唤它们;这段时光想必也奠定了李白诗文中具有的“神仙气息”。

或许因为家境并不富裕,又或是心中其实没有多少世间情爱的执著,李白一直到二十七岁才成家,仿佛为了立身于人间而不得已。他娶了退休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夫妻和睦,但这段安定的生活也只持续了约十年,接着妻子便过世了,李白失去了成年后第一个自己建立的家。

丧妻的李白来到长安城,有幸面见玄宗,被任命为翰林院大学士。也就是这段期间留下了民间对于诗仙的刻板印象: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令贵妃端砚、高力士脱靴等,人们一直对此津津乐道地传诵着。

然而风流顺遂却从来也不是诗仙的真实形像;做为一个无法发挥政治抱负,只能为帝王写些消遣文章的臣子,毕竟不是李白所想要的;他很快就辞官了,带着皇帝的赏赐离开京城,再度四处云游。接着遭逢安史之乱,流放夜郎,……最后染病而亡,可算是晚年凄凉。

这么说来,能让李白在旅夜之中怀想的故乡究竟是何方呢?严格来讲,诗仙从来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安定的“家”。

这一生流离的诗仙,哪里才是他真正所谓的“故乡”?

《李白作清平调图》,取自清苏六朋绘《清平调图》。 (公有领域)

李白的父亲名李客,有人说是商人,也有人说是隐士(总之,李白对于自己的身世一直都是较为闪烁其词的),人们只能推知李客是一位文化素养极高的人,他给予李白很好的启蒙教育,但并不曾给予他安定与可依赖的家庭,这是为什么李白总是在外飘泊。

李白的婚姻也不顺利,他一生结过三次婚,时间都不长久,第一跟第三任妻子是短命而死,第二任妻子则是瞧不起李白的贫困而分手;每次婚姻结束后李白便流离飘泊,所以,这三个因婚姻而构成的“家庭”实在也不足以让诗仙视为“故乡”。

反观李白在诗文中处处流露的总是对于超脱人世的向往,少时修道的体验早已深烙在他的灵魂里,他从未放弃寻访美好的神仙居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笔下更时时出现似真似幻、亲眼见到仙人的描述,“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游泰山〉六首),“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明人绘(旧传南宋马远)《对月图》轴,诠释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在失意与挫折时,诗仙笔下不是亲情乃至友谊的慰藉,而是流露想要归返山林,重回修道时的自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或许,流泻在地上的月光,正如无心坠落于人间的诗仙一般吧,总感觉似是而非,如此冰冷。每当“举头”看见那轮明月,看见的是思念无比的来处仙乡,“低头”俯首,那纷乱红尘,只让人陷入无法自禁的思量。

短短二十字,一首没有修饰,浅白家常的诗句就这样传诵千古了;除了形象鲜明,直透人心外,或许更因为它唤醒了所有读诗人同样潜藏于内心,寻找生命归处的渴望!

清殿藏本李白画像。(公有领域)

附录:“天上谪仙人”--李白

相传大诗人李白出生时,母亲梦见太白金星坠入怀中,因此将孩子命名为“白”,字“太白”。

太白金星就是“长庚星”、“启明星”,在天空的东方昇起时称为“启明”,到了西边时就叫做“长庚”。

太白金星在天庭负责传达玉帝的诏命,是玉皇大帝的特使,文采自然是相当好的。然而太白又主金,五行属刀兵,有杀伐之气,为将军之象。因此李白一生总带着侠气,既飘然出尘,却又忍不住想建功立业。他的诗文清逸而不单薄,遣字用词气势宏阔,他的晚年更因追随了意图谋反的永王李璘而不幸被连累流放。

李白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其“天上谪仙人”的称号了。

李白入长安城时尚未名声显扬,文章也没多少人知晓。为了让自己及早被认识,就去拜访了当时担任秘书监的贺知章。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难〉诗,忍不住赞叹:“这诗实在太感人了,连鬼神听了也要落泪的!您简直是天上被贬谪下凡的仙人呀!”

做为长安城内的知名酒徒,贺知章领着李白就进了酒馆;他将系在腰间的金龟解下,叫店小二快拿去换成美酒好菜。两人就这么边喝边聊,愈谈愈投机,不但诗文投契,连贪杯好酒的习性都一样,真是相见恨晚哪!结果直喝到酩酊大醉才离去。从此,李白的声名震动京师。(唐‧孟棨《本事诗‧高逸》)

注: 唐.孟棨《本事诗.高逸》(金龟换酒):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

《独钓寒江雪》封面。(文津出版 提供)

选自《独钓寒江雪──经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大纪元读者购书优惠 https://goo.gl/27qA1k

责任编辑: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