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为冷却温哥华房市 卑诗省瞄准魁省投资移民

每年搬去温哥华的魁省投资移民家庭数估计有1,400个。如每个家庭购买一栋房子,那这些交易将占当地房市销售量的5%。(加通社)

人气: 56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6年08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报道)为冷却温哥华房市,卑诗省政府8月2日实施了对外国买家加税15%,但似乎还觉得不够,政府正考虑如何阻挡魁省投资移民流入温哥华。

一周内实施对外国买家加税15%,已引起温哥华房市震动,不过,据《南华早报》报道,卑诗省长简蕙芝还瞄准了魁省投资移民计划,正在与魁省政府商讨修改措施,因为这些投资移民有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这15%的税对他们不适用。

简蕙芝对媒体的说法是,魁省政府希望投资移民留在本地,这是魁省投资移民计划的原意。“所以,他们在考虑怎样修改这计划,保证投资移民留在本省,在本地消费。”

卑诗省长甚至说,他们将与魁省政府合作,保证魁省投资移民计划是“为魁省的,而且只为魁省”。看起来,简蕙芝相信,魁省投资移民是温哥华房价高热的原因之一。

对于卑诗省的行动,多伦多资深移民顾问黄国为说:“因为房市的民怨越滚越大,要影响到移民政策了。”

投资移民对温哥华房市的潜在影响

据估计,加拿大之前的投资移民计划,自2002年以来吸引了超过6万富人去温哥华,其中很多是中国人。因为该计划被批评为花钱买身份,加上投资移民登录后的报税收入很低,联邦政府在2012年停止接收申请,后来干脆取消了该计划。

魁省保留了其投资移民计划,要求投资额增加到80万加元。新收的申请曾设了区域名额分布,比如目前一年的新申请为1,900个申请,其中1,330个(70%)给了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以前没限制时,90%的名额都被中国人占用。

在过去的这些年,魁省投资移民有三分之二去了温哥华,剩下的去了多伦多。按《南华早报》报道,每年搬去温哥华的魁省投资移民家庭数估计有1,400个,如每个家庭购买一栋房子,那这些交易将占当地房市销售量的5%。如他们买房的均价是250万,他们占的销售价值会是12%。但政府统计数据显示,投资移民在加拿大非公司名义的投资中,63.1%投在房地产上,就是说,他们其中很多人不止买一栋房子。

修改移民政策对魁省不一定有利

卑诗省政府对温哥华房市外国买家加税15%,是为改善本地人对居所的承受力,解决房市导致的民怨问题。温哥华移民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提出了一个建议:要求魁省投资移民必须在魁省报税,包括登录前3年及登录后5年,否则,他们的80万投资被没收,归魁省政府所有。

李克伦的解释是,这样做的话,魁省不用改计划,因为对守规矩的投资移民没影响;投资移民不会登陆后回原住国,从而不在加拿大缴税;不会再有投资移民从蒙特娄搬去温哥华的问题。

加拿大很难通过法律限制投资移民不离开魁省,黄国为解释说,政府知道,90%以上的投资移民不留在魁省,因为按他们的驾驶证、健康保险及报税情况就会知道他们住在什么地方。政府一直没办法阻止他们离开魁省,是因为加拿大的人权宪章保障人们有自由迁移的权利。政府曾经讲过要从严执行移民政策,但都是吓唬人而已。

不过,黄国为认为,用投资移民的80万资金来保证他们留在魁省,不容易兑现,魁省政府会谨慎行事。他说,每个投资移民给了魁省政府5年80万无息贷款,联邦政府也会给相应的移民安置费,如果这些移民去了外省,魁省还节省了开支。而且,从理论上说,魁省政府不是必须要去配合卑诗省政府。

他说,很多魁省投资移民只付20多万利息就拿到了身份,那80万投资是基金公司借给他们的。魁省本可以要求他们必须自己拿出80万,但却没这样做。

卑诗省加税或鼓励投资移民

黄国为认为,温哥华房市对外国人增加了15%的税,会鼓励更多富人通过投资的方式移民加拿大。他说,目前的魁省投资移民,只需付20多万元的利息就拿到永久居民身份,如果他们去温哥华买了一栋200万的房子,就节省了30万元的税,这已经高于他们移民时付的20多万加元了。

“这是始料不及的。”他说,估计会有更多人想投资移民。中国投资者通常买高端的房子,他们会这样算这笔账的。

“因为人们喜欢在温哥华定居,所以,新政策会带旺所有省份的省提名企业家移民。”黄国为说,有些小省份,投入10多万加元,就可按企业家计划移民。另外,温哥华有了这15%的“挡火墙”后,房市这把火可能会烧到多伦多等城市。

已经有经济学家提议,多伦多房市也对外国购房者加税,安省和多伦多政府都表态要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据《赫芬顿邮报》报道,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信息,给钱就能获得身份的移民计划中,加拿大在世界上还不是最吃香,从要求的投资额看,排第一位的法国要求1,457万加元,加拿大的魁省排在第6位、爱德华王子岛(PEI)排在14位。

责任编辑:滕冬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