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家解读中国智库的软肋

人气 3955
标签:

【大纪元2017年10月28日讯】现代社会中,有人将智库称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第四大机构,智库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的智库近年来增加很多,但专家认为,建壳容易,塞满有作为的人才难。

2017年9月,全球第一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的首任华裔主任李成博士的新书《思想的力量:智囊和智库在中国的崛起》发布,受到学界关注。

《金融时报》中文网10月27日登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刘裘蒂关于该书与中国智库的评论文章。刘裘蒂认为,这本书捕捉了当前中国所面对的挑战:中国智库如何能够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

李成认为,中国的智库风生水起。根据宾州大学的2017年全球智库研究,目前全球有6846个智库,其中美国占了1835个,中国则有435个。

“体制内”智库

李成表示,中共许多重要的决策,已经受到“智库”的影响。2005年胡锦涛的“中国和平崛起”,是由郑必坚和中央党校提出;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基于金立群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研究。

但是刘裘蒂注意到,这些智库都是中共“官职”。这表明能够在重要决策上产生真正影响的“谋士”,还是必须在“体制内”。

文章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的观点说:“目前我国有近2000家各类政策研究机构,约90%是体制内的。”也就是说,主要设立在各级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技系统和企业。文章称,智库如何能够影响决策,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而不成为政府的喉舌?这是中国智库面对的挑战。

“旋转门”的出口

刘裘蒂认为,智库为中共政界的“旋转门”提供了“出口”,让退休的官员有“用武之地”。但是这个“旋转门”很少反方向旋转。

文章称,李成在2014年接受《文汇报》访问时曾表示,在中国从智库步入官场的例子不多,这跟西方有别。在西方,每四年的总统选举都会带来一些人事变动,一般统计约4000个联邦行政部门的位置出现更替,其中至少四分之一来自智库,或是有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的人士。

在西方,非官方智库独立于政府,是建立智库公信度的要素。但是,中国的智库却往往争取与政府挂钩。中国智库成为政治家、企业家和学者互动的场景。

西方的主流媒体,强调内容制作与商业赞助之间必须泾渭分明。商业媒体缺乏新闻独立与核实的机制,这些在中国没有形成约束的机制。

此外,书中还总结了许多观察家对于中国智库的“嘲讽”态度:中国的智库热是浪费资源:中国的智库只是为政府的政策背书;中国是“有库无智”或是“库多智少”;最近的《网络安全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和《国家安全法》是对于智库文化的打击等等。

海归的角色

李成表示,许多海归的国外经历只是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身份,大都是在教育机构的象牙塔里。他们和美国社会的接触不全面,对于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真正的认识,所以导致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误读误判。

刘裘蒂则认为,任何涉及在国际舞台上凸显软实力的部分,必定要涉及传译的问题,包括对于国际受众群语言文化的了解,这正是中国出国人潮和中国智库里面最弱的一环。

刘裘蒂也认为中国还需要更多的人文智库,能够区分“政宣”和“艺术”的智库。其软肋在于:建立壳儿容易,塞满有作为的人才难!#

责任编辑:李新安

相关新闻
中共施压经济学家美化经济前景
美国相继成立两个专门研究台湾的“新智库”
习当局派出12批督查组 中共专家透露原因
华府新智库台湾研究所  强化台美关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