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电子显微镜 有助生物分子观测

人气 45

【大纪元2017年10月04日讯】三位国外学者因研发低温电子显微镜,可简化并改善生物分子成像,获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中研院化学所副研究员章为皓说,此研发能维持生物分子的原态,观测时能获得更多资讯。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今天揭晓,由出生在瑞士、德国和英国的3位学者杜巴谢(Jacques Dubochet)、法兰克(Joachim Frank)和韩德森(RichardHenderson)共获殊荣,得奖成就是研发低温电子显微镜,可简化并改善生物分子成像。

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章为皓今天受访指出,一般人所熟知的显微镜属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影像解析度只能到2个奈米、虽然看得到蛋白质的细胞位置,但看不到蛋白质的原子;而电子显微镜解析度则是0.3至0.25个奈米、用电子光束的重建方式可以观测到蛋白质的原子解析度结构。

不过,若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前一秒观测到的样本,在下一秒就已经被破坏掉,若用低温电子显微镜观测,则可以保留蛋白质的“原态”,同时也可以减少辐射伤害、观测时可获得较多的资讯。

中研院生化所特聘研究员蔡明道指出,电子显微镜主要运用在化学、材料科学方面的观测,这3名得奖者让生物分子的观测在影像方面有相当大技术的突破,在生物分子量测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蔡明道也透露,中研院已订购2部高阶低温电子显微镜,预计12月底到货、明年3、4月开始启用,中研院内相关研究人员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未来也将会开放给大学研究者使用。(转自中央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