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食道弛缓不能症 6旬主妇5年食不下咽夜不成眠

“食道贲门弛缓不能症”虽罕见却影响生活甚钜。图:高医胃肠内科主任苏育正(右)、高医胃肠内科主治医师许文鸿(左)(方金媛/大纪元)

人气: 653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12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方金媛台湾高雄报导)62岁的邱太太5年来晚上只能在躺椅上休息,因饭后呕吐、食物逆流的症状让她根本无法卧床睡觉。邱太太原以为是胃食道逆流,直到在医院确诊为第一型食道弛缓不能症,接受经口内视镜肌肉切开术治疗后,不再有吞咽困难、呕吐和夜间食物逆流的情况,邱太太终于可以平躺享一夜好眠了。

高医胃肠内科主任苏育正表示,正常的吞咽是食物进入食道后,经由食道体部肌肉的收缩到达末端的下食道括约肌,这时下食道括约肌会经由神经反射作用放松,使食物顺利进入胃部,再进行下一步消化步骤。

“食道贲门弛缓不能症”为下食道括约肌运动神经元发生病变而使食道肌肉收缩异常,食物因此累积在食道管腔内,使食物、唾液逆流终至呕吐。患者也因此逐渐不敢进食丧失食欲而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甚有因反复呕吐造成体内电解质失衡、吸入性肺炎等而造成生命威胁。

“食道贲门弛缓不能症”罕见却影响生活甚钜,病因不明,发生率约为万分之一,男女比率相当,各年龄都可能发病,可藉由胃镜、食道X光摄影、食道蠕动机能检查诊断。近年来,高解析食道测压仪已取代传统食道蠕动功能检查,能更精准诊断出其不同的类型,找出适当的治疗方法。

高医胃肠内科医师许文鸿说,“食道贲门弛缓不能症”的治疗以松弛下食道扩约肌张力为主,过去的治疗方式各有利弊:口服药物虽简便,但效果不彰;内视镜肉毒杆菌注射安全副作用少,但症状多在3~6个月后即会复发;内视镜汽球扩张术操作简单,但10年约有50%的病人会症状复发;外科食道肌肉切开术最有效,但有侵入性治疗的风险。

经口内视镜肌肉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近几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微创内视镜手术,原理与外科食道肌肉切开术类似,其优点为微创内视镜治疗,整个过程在静脉麻醉下完成,术后体表无伤口,成效与外科手术相当,几日内便明显可见,对患者是一大福音。 ◇

责任编辑:叶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