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历代最美画稿《写生珍禽图卷》

“付子居宝习”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从前曾看过黄筌画的这幅《写生珍禽图》,不过那时没看入心。这回在网络上又翻到这画,不知怎么地,心中一阵感动,觉得这真是一幅好画,画家黄筌真心诚意地把自己所观察的精妙地画了出来。

开始时,只是去体会画家如何用笔墨来阐释这些生命,后来看啊看,发现左下角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宝习”。这五个字紧贴着绢布左侧边缘,乍看之下,不明其意,当明白这五个字的意思时,我愣住了,这幅精美绝伦的画作,只是一个父亲画给儿子临摹用的范本?!

付子居宝习

仿彿中,我看到一个慈祥的父亲躬身陪着年少的儿子练习画画,爱子心切的父亲,不时出手指点,这里那里,如何如何…..也许在儿子不能领会时,还跳进去亲自执笔示范。

仿彿也看到阳光透过雕饰的木窗照射进来,明晃晃地洒在父子俩身上,也照向了儿子正在使用的笔墨,洒在习作的绢素上,更照亮了父亲花了多少日夜才完成的画稿。

《写生珍禽图卷》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黄筌是五代时期最有名的宫廷画家,一个在前蜀、后蜀画院任职40年的大画家,入宋后,又得到宋太祖的激赏。入宋百年一直把他的笔法当作画院画家作画的模范。宋代《宣和画谱‧卷十八》记载:“祖宗以来,图画院之较艺者,必以黄筌父子笔法为程序……”。

黄筌画出来的画,上自皇帝下至走卒,没有不连声赞叹的。而他留下来的这幅画稿《写生珍禽图卷》,也同样是技巧精湛、内涵丰实、人人叹服的绝世之作。

这幅画中,画了24只小生物,都是珍禽异鸟。它们在皇宫中受到细心的养护,品种优良,造型独特,有的五彩斑斓,眩人耳目。黄筌在宫中画院任职,能够利用画院的便利条件,观察这些珍禽异鸟,而把它们揽入他的绢素中。

也许有人会说这幅画没有意境,没有布局章法,鸟、虫都自顾自的,没有交集。其实没布局是有其道理的,因为这是画稿嘛,不是完整独立的画作,只是针对个别鸟虫而画,初学者基本上能掌握住这些生物的外形、动态就行。

这24只小生命像图鉴般被安置在一方小小绢布上,不但不见拥挤、单调,反倒觉得谐和热闹,视觉上也很赏心悦目。

黄筌的儿子黄居宝、黄居采承袭了他的画风,成为两宋时的花鸟画大派。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说黄筌和两个儿子还有弟弟惟亮,皆任职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他们一门“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艺论家把他们和当代的徐熙并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家写生再现造化之妙,画风成为院体花鸟画的典型。

据《宣和画谱》记载,在北宋宫中藏有41件黄居宝的画,现在已经看不到任何作品了。黄居采留下传世名作《山鹧棘雀图》。黄筌父子的画成为北宋百年图画院比较画艺优劣的标准。

请看 这些小生命有多可爱

这些鸟儿有闭紧嘴巴的、有张口鸣叫的、有低头做沉思状的,然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定定地直视着,仿彿看向远方,又好像返身看向自己。它们另有一个特点,姿态优雅,神色安详淡定。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在古代帝王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宋徽宗,他画鸟时,据说是用生漆去点眼睛,使鸟儿看起来像活的一样,这种妙笔真的可以生花呢。而黄筌没有这样做,毕竟这只是给儿子练习用的范本,练习的重点不在这儿。

鸟儿最感快乐的事应该就是飞翔吧。瞧!它们张开精致漂亮的翅膀,轻轻地滑翔、轻轻地触着迎面而来的风。流线型的身子卸下了风的重量,朝东,向西,轻盈自在。

翅膀是鸟儿赖以飞行的主要工具,构造繁复完美。画家把翅膀的结构和羽毛的排列次序一笔不苟地勾画得清清楚楚,哪儿要勾线,哪边得染色,如何用深浅不一的淡墨去表达层次,一目了然。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黄筌教子爱子的苦心是多么深切!

在《写生珍禽图卷》中,经过黄筌的妙手刻画,鸟儿的爪子不但构造分明,质感绝佳,而且还显得十分锐利有劲。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为了让儿子学得更多更好,黄筌在这幅画中,还特意把相同的东西加以变化,同中取异,比如鸟的趾爪在站立时,左右脚的趾爪如何交叉摆放;不同的鸟儿,不同的面向,安置趾爪的方式也不同,哪根前、哪根后,在范本上都做了细致的处理。黄筌这样的用心,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父子之间浓郁的亲情。

这是三只不同种类的蜜蜂。黄筌特地从不同角度去画它们,画面中的蜂儿有半正面、背面,还有侧面的。黄居宝反复练习后,再碰到类似的角度时,应该就比较能得心应手了。

黄筌也留意到动、静态的问题。中间那只最小的蜂儿,就被他画成正在用力鼓着翅膀,拼命地飞,导致它身体两侧各出现了两扇迷你风扇,十分可爱。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这两只鸟龟被黄筌画得非常写实逼真,几可直追西方古典派绘画作品,龟壳的厚实与坚硬感都是实实在在的,速度感也透过画家的巧手传递了出来。观画者很容易感知这两只乌龟正在爬行,它们正在演示独门绝活的“慢功”呢!

乌龟慢慢地爬着,看它们一副义无反顾、悠悠然的模样,或有人会想起“龟兔赛跑”这个成语故事,最终是乌龟得胜。孜孜矻矻的乌龟,确实能鼓舞人心。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蝉,俗称知了,是一种会“唱歌”的昆虫。蝉的一生大部分都是以蛹状若虫的形态在土中度过,等羽化成蝉后,一般寿命却只有2~4星期,有的更短。

它们聚集多了,搞起大合唱来,那种轰轰烈烈的气势,大家想必都领教过。夏天因为它们的大合唱而热闹非凡,也因为它们的息唱而显得静谧寂寥。

在黄筌笔下,微雕了小巧圆实的蝉身,特别是蝉翼,他用极细的线条勾出它的结构与脉络,薄翼下又透出敷染得宜的蝉身,上下交叠,显现出的透明感,使这几只蝉看起来更是栩栩如生。

结语

黄筌的次子黄居宝(字辞玉)从小就相当聪颖、悟性佳。《宣和画谱》记载他“以书画名于世”、“以工画得传家之妙”。黄居宝擅画虫鱼鸟迹、花竹翎毛,已得到父亲家传之精华,且又善于写书法,以隶书知名。他和父亲黄筌、弟弟居采同为翰林待诏,后累迁至水部员外郎,可惜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

从这幅《写生珍禽图》,我们看到黄筌这一位传道授业的良师、慈父,他给儿子留下了精湛、精细的写生示范画稿,启迪了居宝工笔画的艺术世界,也给后世留下了一幅传世写生杰作。从黄筌示范的写生画稿《写生珍禽图》中,后人可以看到他的画艺如何再现造化之妙。@*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