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食安

认识好农业 有机认证vs.无毒认证

生机农业没喷洒农药会有杂草生长。(朱孝贞/大纪元)

【大纪元2018年03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朱孝贞台北报导)依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定义,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友善的耕种方式,除可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供应消费者外,亦可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污染造成之冲击。

原粹蔬食作老板娘柯小姐说买有机蔬果无法靠肉眼分辨只能靠认证,并选择有良好信誉的供货来源。柯小姐说,台湾的有机认证很严值得信任,即使欧盟通过的在台湾都不一定能通过。

她还说,消费者有一既定印象,认为有机是既贵又丑,其实,有机不一定比较贵,也不一定比较丑。她建议到农地看农民如何耕作照顾这些有机的蔬菜就不会再觉得贵。她笑说曾听人说,不会有人因为养生而破产,却有人会因为生病而倾家荡产。

有机认证与无毒农业

有机认证在国家规范里,不管任何土地型态都必须经过至少2~3年的转型期,证明无农药残留与水土污染,即能获得认证。有机认证由民间单位认证。

无毒农业强调生产透明、履历及严格检验,除了蔬果外也将渔、畜、牧等产品纳入产销管理,花莲县政府规定无毒农业的农产品都必须通过无毒认证,才可印上专属防伪的“无毒认证标章”并赋予产品有如“身份证”一般的“花莲县无毒农业产品履历表”,当消费者选购的同时,透过这张履历表,可以看到产品名称、栽培地点、农户姓名、联络方式等等。

有三成的蔬果被弃置田埂,“格外品”蔬果的外型在“市场规格之外”,可能形状歪斜、表皮磨损、色泽不够亮丽或长得太大、太小。

无毒农产品收成不易,以玉米为例,若无悉心照顾,产量仅一般惯行农法的一成。(顾惠玲/大纪元)

“格外品”其貌不扬 营养品质一点不差

刘翼铨说,其实这些疏果的营养跟正常品没有什么不同,以萝菠为例,只是在土里生长过程中碰到石头让它身体无法正常发展成圆滚滚而是三角形。还有就是处理工序较繁复。 也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格外品”蔬果,也有餐厅购买,也有人买来制作果汁或果酱。但是很遗憾的大部分的大盘、中盘商不愿意收购这些丑蔬果,担心销售不出去。而这些长得不好看的蔬果,下场就是任其在田间腐坏当作堆肥。

其实这些“格外品”疏果的营养跟正常品没有什么不同,但大盘、中盘商怕销售不出去,常放任其在田间腐坏当堆肥。图为资料照。(新北市农业局提供)

根据联合国农粮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所浪费的食物多达13亿公吨,占全球粮食产量的1/3,这个数量足以喂饱全球近8亿饥饿人口的两倍有余。

以台湾为例,国人每人每年约浪费一百公斤食物,家扶基金会曾统计,一年浪费的食物总量,可让全台低收入户吃上20年。 刘翼铨的太太希望,大家能多多参与农业,会电机的来农场帮忙修农机、会行销的帮忙行销,还可以帮忙清洗整理采收后的蔬菜,透过参与会更加了解农民的辛劳,也会更珍惜农产品。

责任编辑:姜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