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随笔

【征文】万钧:时穷节乃见——一个爱国反共的传统知识分子( 三 )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的生活交织着血泪,总是在奋力的与命运相抗,然而磨折却是更加增而已。当我恳切祈祷之际,却能涌现奇迹,救我于苦难之中。(Roman Grac/Pixabay)

【大纪元2019年05月27日讯】(接上文

三、流亡德国

19591015日他飞抵德国汉堡,第二天再乘火车到法兰克福。他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德国年轻人彼得,家住梅恩慈,小伙子邀请他去他家做客,他欣然前往。这是一个非常亲切友善的家庭,其父母待他一如家人,漂泊香港九年他尝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现在终于感受到家的温馨,令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在那里住了三天,一大早,他的皮鞋已被女主人马克华特太太擦得锃亮放在他床下,浴室挂着新的毛巾,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早餐。[…]他说:“这位太太慈祥温柔,待人好极,其表现出来的精神价值,远在其物质价值之上,为此我内心颇觉温暖。”能结识这样好的人家,亦是天意安排。之后,马克华特太太经常给他寄糕饼和巧克力、肉肠、罐头等食物,还要他将脏的衣服寄来,她帮忙洗涤熨烫,省下洗衣店的钱。以后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他大多在马克华特家度过,每次圣诞节前、他的黄历生日时都要给他寄包裹。德国妇女非常能干又肯吃苦,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得闲的奉献精神与他母亲那代传统中国女性相媲美。

他穿着厚重的冬大衣,踏着遍地的黄叶来到法兰克福,住进了学生宿舍,这是天主教会管理的一栋男生宿舍。他首先得学好德文,通过考试后才能入大学,他付不起歌德学院每个月一百美金的学费,他在郊外一个德国老太太家学德文,老太太曾是教师,她不收学费,每次来还招待他吃新烤的蛋糕。德文不好学,他焦虑不堪,时而懈怠,他以古人求学有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来勉励自己振作起来。

其实,真正令他烦躁不安的是对前途的无望。他在日记里写道:生在这一个乱世,我们青年确属太不幸,他们失去对前途的希望,被迫的在生活的重压下挣扎,这是指从大陆出来,流落在海外的那批青年而言的,至于身陷大陆共区的则更为凄惨,无数被牺牲了,无数正承受着迫害。”“自然,欲求发展,还是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当然绝不是在共党控制下的中国!一般人都怀疑共党政权被推翻的可能性,他们是为共党表面的强大所惧,但是,我却存有这样的信心,就是共党政权一定是会被推翻的,祗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我秉着这样的精神从中国大陆出亡,达成意愿而到达香港这次我到德国来,同样的也是秉持着无所怯惧的无畏勇敢精神,所以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而我却将之完成。诚然,其间是经历无数艰苦的,祗有意志永不动摇的人,才可以获取最后的胜利[…]。目前,我虽然是已经来到德国,但是,生活有如在云雾之中,一切都没有保障,即使将来学成之后,又去向何方?有时候,我真有想号淘大哭一场的感觉。家是已经为共产党毁掉了,亲人不知尚否生存,独自一人在外飘泊流落,我是没有什么欢欣和愉快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苦难的时代,磨折重重,迫害屡至,有良知血性的人,是不能心安理得的苟活在这样的局面之下。

六十年代初共产阵营以谎言和表面的强大横行世界,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对之采行绥靖政策,在这种纷乱的世局面前他不为所动,抱持克尽一己之力坚定反共到底的信念。他认为:今日世界的公敌是共产党匪徒,如果不将之铲除,乃是成为世界人民之大害。由于几个政治家当初的错误决断,累得无数的人今日承受共党的灾祸,真是言之令人叹息不已。”“说来说去,这似乎皆是天意。”1960529日,他参加了世界难民年有上千来自立陶宛、波兰、匈牙利、东德等国的人,主持者请他演讲,他说:祗有我一个中国人,代表着我的祖国。他以德语致词,因才学了几个月德文,他声明,他还不能将自己祖国的情况报告给大家听,但是,我相信,虽然我们所来自的国家不同,但是,我们国家今日的政治情形,以及人民所遭受者是相同的,所以,事实上无须我说,大家都能了解体会。我希望我们共同一起工作努力,不仅是现在,亦且是将来,为自由为真理![…]我们必得记住自己国内无数的人民,他们今天正承受着苦难。他的发言获得暴风雨般的掌声。然后他又用中文唱了一首歌:左边有一座山,右边有一座山,一道川流在两座山中转,川水喊着要到黄河去。啊,啊,这里碰壁转一转,那里碰壁弯一弯这里碰壁转一转,那里碰壁弯一弯,我们的方向永不改,不到黄河心不甘,不到黄河心不甘!掌声春雷般的轰鸣,他鞠躬致意,观众纷纷向他挥手,主持人一再致谢。歌声表达了他认准目标绝不屈服的决心。他用红铅笔在纸上写了:男儿事业一步也不能放松集中全力奋斗不息的警句贴在书桌墙上以惕励自己。

有新亚同学来信说,经济系主任张丕介教授和师母常在同学前称赞他的志向和勇气:你们看陈同学,他真能干,你们要学他一样的向外冲出去!其实旁的人是体会不到他内心的焦迫和痛苦的,他两手空空来到德国,想不到又得为考德文的事担心,如果不能顺利入学,那么前途何在?如果命运注定了他必得遭受这许多的磨难阻折,他说:我只有祈祷,祈天佑我,为了我善良的动机和意愿。我自己不能操纵掌握,祗有将自己的命运委之于天意了!任何的挣扎都是徒劳无功的,在过去的十年中,我的生活交织着血泪,总是在奋力的与命运相抗,然而磨折却是更加增而已。当我恳切祈祷之际,却能涌现奇迹,救我于苦难之中。”“天助自助者唯有于克尽人事之后,委诸天意。

现在最令他惶惑不安的是经济窘迫,来德国时,身边仅有借来的一百美金和一百马克,生活费无着落,而申请奖学金又困难重重。再面对难学的德文,他必得通过德文考试才能正式人学,由于没有钱,没去上正规系统的语言班,德文进步不大。前路又渺茫,因为我真正的事业,乃是必得与自己的祖国相结合者,在外国,所能获得者祗是职业而决非事业。”“不过,急也没有用处,这一切,祗有听诸天意了,人事已尽,而如事终不成,又有何怨尤之有?心情仍处于烦恼与纷乱之中,我想,这是灵性上的修养尚有欠功夫之故。自己当前所应努力的,厥为如何达到不忮不求的境界,如此则心灵自会安泰,看历史的推进演变,个人的问题实渺不足道,又何必为之担忧?这似乎也是人性的缺点,也是对人生观未能具有透彻的认识的原故。

美好的爱情

陈嘉远先生与芭芭拉女士(作者提供)

1960722日,这是他人生中永远忘不了的一天。星期五的晚上,学生宿舍举办学期结束的舞会,他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是哲学系的一年级新生。很活泼健美谈锋饶健,从康德、黑格尔谈到跳舞的技巧。他十二时半送她回去,她住得很远,在一时半才到,他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交谈,直至三时。他和她一见钟情,情感在飞速地跃进,这个还不到20岁的女孩子真心地爱上他了,她说:啊,永坚,你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见到你,我就察觉到你有一股高贵的气质。她问他:你父母如果知道你和一个德国女孩子好,会不会反对?”他告诉她:我的家在中国大陆,已经长期断隔音讯了,即使他们知道,我以为他们一定很高兴,不会反对的。她说: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你是我的男朋友,我是你的女朋友。在德国,朋友熟人这两个名词是有严格的区分的,谈到朋友乃是含有情人的意思。他问:你的父母不会反对吗?她说:绝对没有问题的。她的父亲是一家著名大公司的工程师,母亲有法国血统,还有两个妹妹。她说她将首先尽力的帮助他学习德文[…]“等我毕业之后,我可以帮助你,不要心急,我们必得忍耐。这女孩子在热情奔放之中,又保持着高度的理智。他们依依不舍地分手,他回到宿舍已是四时,天已开始亮了。我躺在床上,回想巴巴拉(Barbara)对我炽热的友情,兴奋得很,因为一个女孩子拥我而亲吻,这还是第一次。

但是,面对现实,他很清醒:我现在祗是一个流亡苦学的穷学生而已,我在目前一无经济基础,是毫无能力可以成立家庭的。所以,我认为现在我既不能勇敢的去爱人家,复不能接受他人的爱,这也是使我感觉得悲哀的。”“我是一个感情深厚的人,但是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我却力自将自己的情感压抑禁锢着。先前,我是倾心的热爱着祖国,后来,我在全力的为自己前途事业的开展而奋斗,无暇顾及私人的情爱了,这也是大时代中一个小人物的波折悲哀和苦痛。”因此,如今他二十八岁,还从没有尝过爱情的滋味。对这一份友情的获得,他认为似有天意存焉

五天后,他和巴贝尔(Barbara)坐在公园长椅上,从下午六时到夜晚十二时,她说:呵,你真是一个不平凡的中国人,你是这样的神奇美妙,太好了,同你在一起,我有着从未有过的快乐[…],告诉你,这几天我每日都在想念着你,永坚,我们以后不要分离好么?[…]我的双亲结婚,彼此互相等了九年,我们必得等待到毕业之后我不是一个庸俗得只顾金钱的人,精神远比物质的生活为重要,我们不必很多的钱,一样可以过活。巴贝尔说,她已将他俩的事告诉了她父母,一个中国人?!他们感到很惊奇。她紧握着他的手说:中国人,中国人!我真从没有想到自己会结识到一个中国人!

认识她以后,他的德文有了显着的进步,而且在精神上也得到她不少的鼓励,她说:永,你以后无论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对我说,我会想办法来帮助你,我父亲是一个很好的人,他一定也会乐意帮助你的。她希望不要沉迷于爱情,因为这会使我们向下的。她又说我不必担心一切,万一她不能完成学业,而去工作的话,每月作秘书的收入,至少有七八百元。不过,她仍希望能完成学业,取得一个博士学位。”“她现在决定每天抽出一小时半的时间来教我的德文,在下午,我必得去上学,而她则到一家商行去工作,打算赚取一些钱来作零用[…]。是的,我以后必得尽量的克制情欲上的冲动,让我们保持纯正的爱。

她早上八点就到大学正门来与他见面,在附近空地长椅坐下开始教他德文,九时三刻,赶去上班,为了教他德文,她特地少工作两小时。分手时,她给他一个白钢的指环,上有十字架表徽,她说是在法国买的,放在口袋中已经有好几天了,可是一直就没有勇气给他,她说它是有意义的。记住,我整个的心都已交给你了!她的爱是如此的纯真无瑕:她说爱我是由于我高贵的气质,是的,她对物质方面,是从我这一方面一无取求的,正由于这一点,使我格外的为之感念。

她说希望在将来不仅是作为我的妻子而已,同时也是我奋斗过程中的战伴,是的,她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女性,能慧眼识英雄,[…]她对我有很深刻的了解,也许她是学哲学的原故吧,她对事物的看法是十分的透彻而周详的,我对她也是有着衷心的爱情,她正直真诚坦率,同时又刚劲坚强,有着强烈的进取向上之心。在气质上,有许多地方,我们是相同的,这也是使我们在短期内情感能有这样迅速发展的最大原因。

巴蓓尔说他像一尊塑像,情感毫不显现,使人难以猜度他内心的感觉。他说他是一座火山,外形冷凝,而其中却蕴蓄着炽热的岩浆。十年的流亡生活,在忧患中长成,为国家,也为自己的前途,忧心如焚,以悲痛愤怒的心情展开搏斗,养成他冷静抑郁的外型。巴蓓尔问他在为什么忧伤?因为从他的眼睛和神色中,都透露出一股忧伤的意味。是的,我在幼年时即在战争的动乱中,在焦急惶恐的气氛中长成,以后便一直没有过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十年的流亡,长期在急虑中,一直到现在,对整个的前途,但觉越来越渺茫。我不知为何觉得快乐,因为没有快乐的理由。他来德国时借的路费还未还,也是使他心中为之不安的一个大原因。巴蓓尔说不必为这件小事放在心上,我们有了工作后,可以很快归还的。她劝他应该愉快地工作奋斗,不要为这些事而心烦。

巴蓓尔常常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你必得要为中国努力!他赞叹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她不独有着丰富的情感,而且有着敏锐的思想和观察力。她的工作能力是非常之强的,而个性坚毅又具有高度的进取心,他很欣赏她这一特性。她说:希望你不只是愿将我作为一个妻子而已,更将我当作为你的战友。他很感激她对他的真情,人生知己难得,而异性友人,能具慧眼如此者,更为使他心折。她曾和一个教授谈到,说她将来愿到中国去帮助他实现他的理想。教授说:那必得有巨大的勇气。而她是具有这种勇气的,她说绝不计较困难,她将之作为人生的战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快乐。

几天后一大早,巴蓓尔的电话来了,说以后不能再相见了,她说她母亲禁止她以后外出。在宿舍的小圣堂中,举行结婚的弥撒,[…]他严肃的站立,注视着圣坛,心中有着一股忏悔和自责:我应和巴蓓尔保持着严肃的感情的,任何超出普通情谊的举动都是不当[…],我爱她坚强奋斗的个性,那是典型的日尔曼人气质[…]。晚上在灯下翻阅1955年在香港时的日记,我觉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刚劲倔强的气质,而现在则是文字散漫,一无特性可言。那时在文字的写作技术上,实比现实为高,何以致之?则与生活环境有关也。中国有一句成语说是文穷而后工,大凡一个有才气志节之士,在沦落潦倒之际,愈益能触动其真情,从而倾泻其才华,至安逸之时,则流于懒散了。如杜甫、李白,都是在困顿时作出掷地作金石鸣的诗篇的。殷忧启圣,古来哲人,未有不经特别的磨难者,我今日的情况,与那些在牢狱中度过漫长岁月的革命家们,实在已可称之为安顿享福,所以我不应为些许的挫败而灰心沮丧,我应该好好的宁静澹泊起来,从事于本身人格学养之修养粹炼,以便他日能担当大任。

巴蓓尔生日这天上午,她约他在公园见面,她说那天的电话是在她母亲的压力下打的,他应该对她有信心,她的坚强忍耐,全寄托在他对她的信心上,她心中祗有他存在,他比其他什么都重要。她说在四年后我们的学业完成就可以结婚了,目前最重要的,乃是对于彼此信心的维系,我们不要因形式上的阻隔而生变化。她由于家庭的阻力,不能每天出来见面了,她说在她心目中已当我作为她未来的丈夫,假如我对她无信心的话,那么她也就失去奋斗的勇气了。她说不要担心以后的问题,她相信在毕业之后,一定可以找到一个良好的职业的,她对前途非常的乐观。我觉得这就是我和她主要的不同之点,我今日的情况是无国复又无家,祗是一个人在外漂泊流浪,我业已是孤军苦战了十年,尝受过不少的艰辛苦楚,而对于将来,则是一点把握也没有,祗能是尽其在我的去向前摸索行进[…]。她在今天才是二十岁,我比她要大八岁,[…]当我从中国出来的时候,她祗不过是十岁而已,可是我已经在为了政治的理想而在异域从事于创造奋斗了。我需要她的刚强聪敏,来辅佐我的事业,但是,呈现在前的,仍有一段迢远的路程呢!

(待续)

 (点阅“弘扬传统文化”征文)

责任编辑: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