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菲斯当代作曲家音乐节

走进音乐家的世界

人气 16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13日讯】在这里全是经典之作,可是这里没有贝多芬,也没有莫扎特。在这里有的是音乐的前驱,学院的精英,饱腹经纶的大师们。
他们在尝试﹑创新﹑交流,他们在经典音乐的前沿,他们在探索音乐的未来。
听完周六的第一场音乐会,作为观众中大概是唯一一个门外汉,我就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作为音乐家,听着那高深繁复﹑极尽技巧又趋于无调的音乐,他们在学习,在分析那些音符。也许这些音乐本来就不是写给普通人听的嘛﹗
接下来的时间,好在有作曲家陈菁菁和小提琴家徐亚萍相伴。她们看上去都那么年轻,却已都是取得一大把学位,任职好些年的教授了。我觉得菁菁很温婉朴实,亚萍则含蓄而很有个性,但她们都是颇体恤他人的好伙伴。亚萍在周六的首场音乐会上演奏菁菁的获奖作品 ──“到来时刻”(Points of Arrival)。 菁菁对电声乐颇有研究,她的作品是以电声乐为背景,亚萍的小提琴与之相配,那如潮水的汹涌与凄美的小提琴衬托,仿佛是一颗孤独渴求美好的心在这尘世的喧嚣凶悍中奋战,让人心为之悸,呼吸为之窒。亚萍是位严谨的小提琴大师。尽管日程排得满满的,她还是将菁菁的作品在一周之内排演得如此精彩。稍后,与会的作曲家们纷纷向这两位年轻有为的音乐家道贺。
下午我们聆听了另一位到场的华裔作曲家胡经矩的钢琴和小提琴作品。胡经矩看上去很有风度,穿着并不像许多艺术家那样独特,而似乎更像一位销售经理,或职业电脑工程师,整洁﹑干练。可是他是一位教授,还既是一位作曲家,又是演奏家和指挥家。所有的音乐家们都为这精彩的作品而沉醉。有了菁菁和亚萍的陪伴解说,高深的音乐对我也渐渐有了些涵义。我想菁菁主要在听那音乐的结构,而亚萍主要在听那演奏的技巧,这对她们而言毕竟是一次严肃的盛会,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当邓海琼开始讲她的筝时,菁甚至于认真地记笔记,说“回去也尝试写筝曲”。
邓海琼应是此次盛会五位年轻华裔音乐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许正因如此她似乎并不固守什么,传统的,现代的,她都愿意尝试。海琼不是那种脸上总挂着笑的人,但她绝对是很爱笑的女孩子,她的幽默也是我这次音乐探访最享受的部分之一。虽然从事演艺已好几年了,她给我的感觉仍是如此真实。没有掩饰,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抬高自己的虚荣,连摆个样子照像对她来说也竟是那么不容易。
海琼在一小时的讲座中略略介绍了古筝这种乐器,中国不同的流派,还演绎了它们各自的代表作品。不同的筝曲需要海琼不停地调弦。海琼用她纤细的小手在筝上随拨随听,随听随调,倾刻便成。她用传统的21弦筝弹奏了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河南派的“汉江韵”,浙江派的“战台风”和潮洲派的“寒鸦戏水”。或素手轻拢慢压,或十指翻飞抹复挑﹔或沉沉郁郁,或一泻千里﹔或婉转曲折韵里藏,或嘈嘈切切鸣刀枪。
随后海琼用26弦筝示演了Michael Timpson的筝作品“音的折射”片段,Michael由衷地赞道,“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年轻的真正的大师”﹔作曲家李志纯,Michael的妻子也谈到她的筝作品“凝”,是在恩师William Albright突然辞世的巨大打击下,从消沉中走出来的第一件作品。她并盛赞海琼“在三个星期内吃下我的作品,包括记住整个曲谱”。
晚上的最后一场音乐会是一场隆重的盛会。天主教堂那辉煌的大厅,绝佳的混响效果,使Rhodes College师生们演绎的Morten Lauridsen 的合唱作品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无疑是天堂之音,无可比拟的美妙和声,叠荡起伏,召唤不归之灵。
海琼作为另一位特邀佳宾,在这里演奏李志纯的“凝”和Michael Timpson 的“音的折射”。海琼着红色中式裙,在金色的灯光下显得艳丽无比。不需要麦克风,那筝的纯美之音回响,那是李志纯对恩师的深悼与感激,那是Michael对筝的全新理解,所有的感思凝聚。曲终,掌声如雷。这是两位年轻作曲家的非凡时刻,所有观众的目光都朝向卓越敏思﹑洒脱实在的Michael Timpson 和他心爱的妻子—温柔美丽﹑才气纵横的李志纯。这不仅是本次音乐节的二位主办人,优秀的年轻作曲家Michael Timpson和李志纯,也是一位11月婴孩的慈爱父母,与追求美好﹑意气风发的伴侣。作曲家与演奏家互相致谢,非凡的才子,非凡的作品,才凝聚成这非凡的时刻。
尚不知这些音乐家们盛会后如何狂欢,只为如许华裔人杰与盛会而喜。

(文/小柔, 孟菲斯)(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亚特兰大法轮功学员庆祝世界法轮大法日
孟菲斯公园派对发生枪击事件,2死6伤
汽车工会在大众查塔努加厂成功组会
乔州检察官诉讼要求阻止“流氓”检察官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