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

3.章翠英绘画画解–《听蟋蟀》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1日讯】《听蟋蟀》/法轮功学员章翠英绘画(http://zhangcuiying.org)

 

蕉叶满纸,苍翠欲滴,如伞、如盖、如亭。芭蕉树下,在山石边一位先生闲适地坐在地上。他在干什么呢?在听蟋(xi)蟀(shuai)叫唤!蟋蟀,又叫促织,或蜻蛚(lie),一种小虫,善跳而好斗。有趣的是蟋蟀不是用嘴叫,而是用肚子叫,雄蟋蟀以两翅在腹腔摩擦发声,其声尖而响。蛙、蝉、蟋蟀的鸣叫几乎组成了夏天奏鸣曲的主旋律。“哇,哇,哇”——蛙叫,“知了,知了,知了”——蝉叫,“住,住,住”——蟋蟀叫。钱君匋先生题词:“采荇此作全脱乃师之淳风格,与大千极近似。若无之淳之教导,在先难获此境。可见师承之重要也。丙寅维夏君匋八十一。”丙寅年是1986年。之淳,章翠英的老师沈子丞,号之淳。大千,即张大千(公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原名正权,又名爰(yuan),或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其画室名“大风堂”。曾赴敦煌临摹壁画,亦曾游学日美欧。在艺术上学贯中西,且于山水、人物、花鸟、鞍马无所不精,中年几乎可与中国古代画家称雄竞胜,被欧美誉为“东方的毕加索”,是著名的变革派国画艺术大师。

圆的就是圆的,方的就是方的,大的就是大的,小的就是小的,什么都按某种模式、按某种型号规格。照搬师傅,亦步亦趋,不越雷池半步,和师傅越像越好。在机械和建筑行当里,不管是做一批机械零件,还是做一栋房子,师傅最喜欢这样的徒弟。如果在文化和艺术行当里,你写文章、画画、唱歌、跳舞等都照搬师傅,亦步亦趋,不越雷池半步,和师傅一个样,师傅会说你傻,他会不喜欢你!所以章翠英的师傅沈子丞说:“画得和老师一样是对老师最大的不尊敬。基础一打牢稳,要早日脱离老师画法,精研名迹,多写真景,取法大自然,发现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柯文辉《序二》)

章翠英总说自己傻乎乎的。其实在艺术方面,她还不至于那么太傻。就从这幅画来看,在掌握了国画艺术的基本技巧后,她竟敢自出机抒,“发现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以至此画“全脱乃师之淳风格,与大千极近似。”她顽皮地跑到师傅的“右边”去玩!跑到张大千那儿去玩!这黄毛丫头(——当时她24岁),你看她尖不尖!你看她坏不坏!你看她狡猾不狡猾!

作为画来说,要表现“听”是很困难的,但作者做到了。你看,这位乘凉的先生,上身微微前倾,他左手撑地,右手搁膝上,手持一扇。他竖起耳朵,凝神倾听,在倾听蟋蟀的叫唤。(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