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

唐代一门五才女 皆被皇帝尊称“学士先生”

世人都说:“姻缘天定。”自古佳偶天成,若是命中没有缘分,也无法强求。图为清 焦秉贞《仕女图》。(公有领域)

唐朝中叶,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有一宋氏人家,世代书香门第,到了宋庭芬时,更是满腹经纶,颇有辞藻。宋庭芬生了五个女儿,个个聪慧机灵,名字依次为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

宋庭芬从小就教她们学习儒家经史、艺术,其后又教她们学写诗词作赋。在父亲的教导下,五个女孩还没有成年,就都能作诗为文。其中,尤其是长女若莘、次女若昭写的文章文笔更为清新雅丽。文章朴实无华,却别有一番魅力。她们曾经对父母说,一辈子不想嫁人,但求以学问扬名天下,为父母增光。

作为大姐,若莘还时常教诲四个妹妹,对她们要求十分严格。她和妹妹们仿照《论语》的风格,写了《女论语》十篇,内中以韦逞母宣文君宋氏代替仲尼、以曹大家等代孔子的弟子颜回等,两人间的问答,都是与妇道的内容有关。若昭则为这本书做了注解,非常有条理。

明人(旧传五代南唐周文矩)仕女图。(公有领域)

慢慢的,宋家姐妹的声名鹊起。贞元四年,昭义节度使李抱真上表推荐宋家姐妹。唐德宗于是下诏将宋家五姐妹都召入宫中,想测测她们作诗赋的能力,同时兼问经史中的大义。五姐妹对答如流,德宗深为赏叹,遂将她们留在宫中。

唐德宗喜欢作诗,常与侍臣唱和,因此每每也让若莘姊妹陪伴左右,共同吟诗。五姐妹每次作的诗,都受到德宗的赞誉。德宗感念其卓尔不群,所以不以对待宫妾的礼仪对待她们,而是称呼她们为“学士先生”。因为五个女儿受到了皇帝的喜爱,宋庭芬也因此被授予饶州司马之职。

清陈书摹古 册 仕女。(公有领域)

自贞元七年后,宫中记注簿籍的事情,都由若莘负责掌管,她做事非常认真,深得皇帝信任。元和末年,若莘离世,皇帝赠其为“河内郡君”。唐穆宗复令若昭代替若莘之职,封其为宫中女官“尚宫”。在五姐妹中,若昭情商最高,最通晓人事,在宪宗、穆宗、敬宗三朝,她都深受敬重,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也都以师礼敬之。由此看来,她确实非比寻常。后来她还被封为梁国夫人。宝历初年若昭离世,享年68岁。在她的葬礼上,皇帝特意下诏允许使用皇家仪仗队。

若昭辞世后,唐敬宗命若宪代司其职。其后的唐文宗好文,因为若宪除了善长写文章,还能针对一些奏章给皇帝提出建议,因此备受重视。可惜的是,后来若宪被权臣诬陷,文宗将其囚禁赐死,若宪的弟弟、侄女婿等受到连坐者十三人,都被流放。待文宗发现真相后,非常后悔。至于若伦、若荀则早卒。

清 改琦《仕女读书》局部。(公有领域)

唐代王建著有《宋氏五女》诗:“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宋氏一门五才女,青史留名。◇

参考资料:

1. 《旧唐书》卷五十二

2. 《新唐书》卷七十七

3. 《大唐内学士 宋氏墓志铭并序》

责任编辑:李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