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
【古韵流芳】长恨歌引传奇 白居易的来世夙愿
他以通俗的诗歌引领了一个时代,又以诗歌缔结一朝传奇。他成为全民仰慕的文化座标,也成为佛门史载的有素行者。他在千年前留下誓愿:当佛陀下世时,他要随慈氏下世,经历劫难,成就无上正道。他也衷心希望能以当朝的文笔,在未来世专颂转法轮。
苏轼相交一世的表亲知己:墨竹画家文同
暗喻清贫贪馋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生动的形象,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这对表兄弟亲密的关系。
眉山奇人巢谷 苏轼兄弟最侠义的老乡
当年苏辙为了感念巢谷,写下《巢谷传》,说他死于岭南。事到如今,人们很难去探究巢谷的死因,不过唯一能证明的就是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位真性情的奇人啊。
苏轼的幽默趣事:三白饭与三毛饭
现代人说,幽默一种沟通表达的艺术,而对苏轼而言,应该也是心态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古韵流芳】诗仙李白的“寻隐者不遇”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古韵流芳】那一场旷世绝艳的盛唐剑舞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不恋官位爱道术 唐朝诗人东游遇奇人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真实的宋代爱情故事:比苏东坡还深情,“瞎了我也爱你”的刘庭式
刘庭式坚持娶了盲女做妻子,两人一直白头到老,后来盲妻去世,刘庭式十分的悲伤,一直都不肯再娶。
隐士陶渊明 一身诗意向田园
隐士陶渊明的真实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烟火气息,也蕴含超然境界。归隐田园是他的人生归宿,他固守之,吟咏之,将其打造成充满诗意的精神乐园,并开创了自成一派的隐逸田园诗歌。
寒门文士“俊逸鲍参军” 诗歌以书写不平事
他是庭院中咏梅吟霜的寒门书生,也是江水畔登高抚琴的悲秋文人。他生于动荡乱世,怀抱治世理想,却长年辗转宦游,难以施展才智。故而他笔下的诗文,多慷慨不平之气,奔涌恣肆之情,唱出了失意文士的心声。
赋诗选文 昭明太子萧统的文学事业
近二百年历史的南朝,偏安烟雨江南,却缔造了绮丽诗文,上承魏晋风骨,下启隋唐气象。这其中,出身皇族的萧统,居储君之尊,纳才学之士,唱和诗赋,编纂文集,成就六朝以来最繁荣的文学盛况。
【风云人物】直言率真 为民喉舌的东坡
中国人都知道,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然而写文章行云流水的他,更有一悲天悯人的胸怀,他不畏强权,勇于为民喉舌。
【风云人物】“但使愿无违”的陶渊明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祖父外祖父虽是东晋的名士,但是到陶渊明时,家世已经衰落。然而自幼就贫困的他,并不以贫为苦,他一生虽没有显赫的功业,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诗文的成就,却受后人崇仰传诵不已。
《兰亭集序》背后的故事
书法这种艺术形式也是和天上有对应的,能在人间流传也是神为了丰富人这一层的生活,同时给人返本归真的一种点化,所以必须把非常高水平的作品留在人间,王羲之就是这样一个被挑选的生命。当然不单是书法,其它很多的艺术形式也是如此。
邵雍闲逸高雅的情志
邵雍著有《梅花诗》预言后世近千年变迁,实为北宋之奇才。程颢曾经赞叹,“尧夫(邵雍字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然而邵雍平时为人处世谦和有礼,闲逸高雅,亦为人所称道。
建安七子之冠冕:登楼作赋的王粲
在汉魏之交的动荡年代,一个有才无貌的文艺青年,将如何开启他的人生传奇?彼时董卓乱京,挟持皇帝迁都长安,这个心怀大志的青年,也被迫远离旧日京华。在古城长安,青年首先拜访了地位显贵的文士蔡邕。蔡府车马填巷,宾客满座,主人蔡邕一听到有个叫王粲的年轻人登门,顾不得招待客人,来不及穿好鞋子,倒拖着鞋跑去迎接他。
翩翩仙才 三国贵公子曹植
那是建安末期的一个盛夏。以博学多艺闻名的邯郸淳,作为曹家三公子的座上宾,正在欣赏一场演出。台上的主角是一个盛装登场的胡人,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十八般技艺看得人眼花撩乱。胡人笑问:“邯郸先生觉得如何?”
将巨额遗产让与姑母 阮孝绪避世向道
南朝齐梁时有位很有名的高洁隐士,名叫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他的父亲阮彦之,在刘宋时任太尉从事中郎。阮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去世的堂伯父阮胤之一房作后嗣。阮胤之的母亲周氏十分富有,她去世后留下了百万家财。按理,这一大笔财产都应该由阮孝绪继承,但孝绪却一无所纳,将其都给了阮胤之早已出嫁的姐姐,即琅邪王晏的母亲。听说这件事的人无不惊叹。
欧阳修一生奇遇多 常怀疑自己本是世外之人
欧阳修在世之时,遇到过一些神奇的事情:神祗出现在他同事的梦中,提示他万事皆有定数;患了足病,不用医药自己用口诀治好;赠予道士的衣服,穿了三十年仍无尘土气。因此他常常怀疑自己原本是世外之人。
早慧神童“初唐四杰”为何有才名寡爵禄?
唐代有识人能力的裴行俭看过诗坛初唐四杰,说士子要有大作为,必先有大器识然后才看他的才华,然后各指出他们人生最终的结局。后来四杰的人生终局是否应验了裴行俭的洞见呢?
协助撰写《资治通鉴》 范祖禹前世为东汉开国名将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对于被视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的《资治通鉴》应该是不陌生的,它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范祖禹亦是这部史书的编撰者之一,负责唐史部分,并有着“唐鉴公”的美誉。
精通西学的严复相信冥冥中有鬼神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后执掌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被称为“精通西学第一人”并因传播西学而闻名于世,又头顶着翻译家、思想家、教育家头衔的严复,在很多人眼中,俨然是一个“反对封建迷信”的形象。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元曲大家】江南才子徐再思 写尽相思意
在元曲领域,最有趣的作家组合莫过于“酸甜乐府”。一个喜食酸而号酸斋,一个好甜食而号甜斋,恰巧又都擅长散曲创作,因而后人习惯将二人合称。多姿多彩的元曲,就这样增添了几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元曲大家】张可久半生为吏 终成词林宗匠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1]说的是元代后期两位以散曲留芳后世的大作家,“乔”即乔吉,“张”便是张可久了。
大书画家董其昌资助穷算命先生
明末书画家董其昌的书画享有“宗师”、“明朝第一”等赞誉,民间争购。是什么机缘下他以书画资助一位算命先生?结果又如何呢?
【元曲大家】关汉卿的散曲本色
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文学艺术领域,要想评选出个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选,在历史上就争议颇多。不过对于谁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无异议,此人正是誉满天下的关汉卿。
少年李白 心静飞鸟亲 道高猛虎伏
一千三百年前,有个在庭院玩耍的小男孩追着萤火虫朗声诵道:“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后来这个男孩子成为光照千古的天皇巨星——万世流芳的伟大诗人。2015年“世界诗歌日”,他的《静夜思》呈现于联合国发行的邮票上。那言简意深的诗句,从幼童到老翁都能脱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羲之入木三分与范仲淹断齑划粥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大家,擅长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字体。他博采众长,却又自成一家,刚柔并济,有着“书圣”的称谓,并影响着后世的书法大家。南朝梁武帝萧衍赞叹道:“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酷爱其书写的《兰亭集序》的唐太宗亦给了相当高的评价:“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王羲之不好名利 与道士许迈结世外之交
历朝历代备受推崇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303年—361年)的字飘逸而端庄,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然有仙风道骨,因此被后人誉为古今之冠,有“书圣”之称。梁武帝萧衍评价其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酷爱其书法的唐太宗亦赞道:“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唯王逸少乎!”
左思十年写就《三都赋》 一时洛阳纸贵
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并未得到普遍应用,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而在印刷术发明前,书籍是通过传抄的形式传播和保留的。